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语文》2005,(9):34-34
松下幸之助在创立自己的公司后,对公司员工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大的决策势必亲自参加。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只看中自己,完全不听取其他人意见的人。在一次决策会上,松下对一位部门经理说:“我个人要作很多决定,并要批准他人的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2.
魏精 《职业圈》2011,(13):52-53
在日本企业界,有一个"经营四圣"之说,即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中最卓越的四位企业家。他们分别是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  相似文献   
3.
昀熙 《职业圈》2014,(19):50-51
盛田昭夫——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1921—1999年),被誉为“经营之圣”,与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创始人)齐名。在经济界是中国企业家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30日,日本民主党新党首野田佳彦当选为第95任、第62位首相。这是日本政坛近5年来的第6位首相,他的前任菅直人执政仅14个月。1957年,野田佳彦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在军人大院里长大。1980年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他又进入了一所又小又奇怪的私塾学习。这家私塾名为松下政经塾,由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设立,目的是培养可肩负日本未来的真正的领袖人才。  相似文献   
5.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参观了松下电器电视机事业部。邓小平对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助说,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一下贡献吧!之后,松下幸之助1979、1980年两次访问中囤,具体商计了合作模式。1981年,松下电器正式进入中国,开始在中国生产制造强像管,松下成为第一个进人中旧市场的日本企业。  相似文献   
6.
仲继银 《职业圈》2013,(28):60-61
松下幸之助为什么如此重视员工工资水平,以至把提高员工工资作为其企业经营的基本方针之一?这是他的社会责任感所在,也是他对经济活动内在关系的认识所致。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只有一种失败,那就是轻易放弃。“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永远没有失败一词,因为每一次失败是我弥补某种不足的一次机会。”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对他的下属这样说道。在松下幸之助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谋生,这也养成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个性。有一次,他按报纸上的招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的一大批创业先锋打造了日本的崛起。回顾历史,日本人清楚地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必须依靠本民族的创新精神,没有像战后初期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这样的创业强人,日本不可能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9.
生活领导学     
松下幸之助说:"当你领导1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前面干;当你领导10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中间协调;当你领导1000个人的时候,你就要站在后面观察。"一般高速公路要下来的时候,都是弯路下来,不是直路下来,世界上交流道没有直直下来的,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幸读到《当代教育家教育智慧》这本书,细细品味着李希贵老师的教育智慧,我为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做法所触动。学习中让读书滋养心灵。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印证。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到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人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