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99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璇 《教育》2011,(23):33
每到毕业季,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不仅意味着与生活四年的校园、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分别,而且也意味着除了一些将继续深造的同学外,大部分人都要与学生生涯告别,开始走上社会。因此很多人都想趁着最后在学校的日子给自己的学生生涯、青春岁月留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是随着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各种恶搞类毕业  相似文献   
2.
《青海教育》2011,(7):1-1
同学们要树立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志向,首先要有一种精神和信念。纵观历史,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那些真正开启人类心智的人们,当时大都默默无闻。他们淡泊名利,生活清贫,被人误解,受到忽视,靠着理想和信念,靠着对事业的热爱支撑他们坚忍不拔地奋斗下去,用自己的心血点燃智慧的火把,照亮人间,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火种。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英名和事业将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上。大学毕业生立志做中小学教师,就要有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3.
香港影片《可爱的你》取材于真实生活,讲述了一位乡村幼儿园校长与五个贫困家庭孩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吕慧红原本是一家国际幼儿园的校长,因对精英教育的理念不认同,辞去了校长职务。一个乡村幼儿园濒临关闭的新闻让她的生活和几个孩子的命运悄悄发生了改变……位于偏僻农村的元田幼儿园,因资源缺乏、条件简陋,只剩下一名代课老师和五名没有经济能力转学的孩子。吕慧红以低薪毅然应聘校长兼校工。大家都认为她不过是想借此出名,她根本无力改变幼儿园被关闭的命运。外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14,(22):61-61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上海市实验学校2014届高三毕业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全体高三老师、家长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各位正当华美青春的实验毕业生致敬!  相似文献   
5.
毕业典礼是幼儿3年幼儿园学习、生活的一个缩影,不只是一次单纯的集体活动,更是基于幼儿立场的一种独特的课程行为。开展大班毕业典礼活动,要探索多样形式,充实幼儿美好记忆;创造平等机会,提倡人人参与;挖掘多元价值,端正利益取向。  相似文献   
6.
2015年1月13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北大教授陈平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辈子的道路,很可能决定于语文》的文章,在文中他表述了很多的观点,现摘录五条与大家分享。一、阅读与写作课:国外高校是抹不掉的必修课,我们还在由大学"自作主张"。二、今人读书如投资,都希望收益最大化。三、我特别担心慕课风行的结果,使得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偷懒或丧失信心,自觉地降格为某名校名师的助教。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语文课不能对  相似文献   
7.
宿舍管理员登上大学毕业典礼的发言台,讲述她10年里与这些大孩子们的故事,赢得满场掌声与微笑,学生们的笑中带有泪。我看到了大学精神的平民情怀在生长。今天,当一些大学在苦苦寻求建树其大学精神时,在一些大学自以为定位了大学精神纷纷贴上时髦的标签时,有一种人格缺失了,有一种意识淡漠了,有一种情怀抛弃了。这就是"平民"。潜意识里,这些大学精神大多最终指向于精英、一流、卓越、尖端,没有了"平民"的位置。在时代的大潮中,平民教育在大学中的分量日益轻忽了。  相似文献   
8.
<正>尊敬的校领导、老师、同学们:上午好!当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便唱起别离歌。此时此刻,也许,我该重复你们听了许多遍的寄语:譬如感谢师长、感恩母校、感怀时代等等,那样很合时宜,但我猜想,你们并不爱听。上外的好,老师的恩,大家已经感  相似文献   
9.
陈丹丹 《上海教育》2013,(21):51-51
今年的毕业季,复旦大学的学生、教授都走红地毯,女生还穿低胸晚礼服。前几天巧遇一位复旦教授,谈及此,我们都摇头。的确,用花团锦簇的晚礼服代替典雅庄重的学位服,实在太不伦不类;而媒体大肆宣扬学生之靓堪比明星,也正揭示着这个浮躁时代的症候:一切都要浮华光鲜,一切都要搏尽眼球。由此不禁想起自己参加了好几届的美国威尔斯学院的毕业典礼。因是传统文理学院,威尔斯学院的毕业典礼也极具古典范儿。当日,差不多早上六点多,住在学校旁边的笔者,就可以听到马蹄声得得而过,从二楼窗口往下看,可以看到一辆辆马车陆续跑过。每当此时,笔者都觉得颇伤感,因为马车里坐的不是别人,正是应届毕业生。众所周知,文理学院的教育小而精,每届毕业生也不过一百来人,马车倒还装得下。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同学们,我很高兴能够参加你们今天这个隆重,庄严,而又热烈的毕业曲礼,并亲自向你们祝贺,要是我没有记错,你们是在21世纪的第一年进入北大的,因此,你们是本世纪第一批的北大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