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1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工荒”出现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极端。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的总量,我国目前不应该出现"民工荒"。出现这种现象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本文试图找出我国现阶段出现"民工荒"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工荒的出现是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直接产物,出现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背景下,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功不可没。民工荒的出现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冲击,其背景独特,形势严峻,范围广,缺口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深层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超过1.5亿的中国,从2004年初直至2005年,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竟然出现了“民工荒”。虽出人意料,但又有其经济、社会、文化及政策方面的必然原因。它已经并将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工待遇、企业进行转型或转移、创造良好制度环境、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是应对“民工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荒”、“质量荒”.从“民工荒”反映出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必须确立新生代农民工是重要人力资本的共识,破除阻碍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劳动力自身发展的社会保障,增大以培养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市民为目标的教育投入,加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培训,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5.
明明  黎珊珊 《职业圈》2011,(11):110-111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很多中小企业纷纷辞退农民工,引发了大量的农民工失业返乡,时至2010年春节,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珠三角、长三角甚至内陆一些城市频频拉响“民工荒”警报,民工短缺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热门话题。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现象,即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存在,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中国劳动力短缺,放在世界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就会发现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几乎各国的工业革命都会催生出这样一个劳工紧短的阶段,但如何最大的限度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并使其补充到我国的工业化大生产中去?其中所涉及的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都不是劳动力短缺这一个命题可以涵盖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根据《广东省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问卷——企业卷》的相关数据,定量分析缺工企业的类型,揭示和解释当前的典型特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目的是对政府推进广东省的"双转移"战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春节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民工劳动力短缺现象,即“民工荒”现象。本文以“民工流迁链”为线索进行分析,归纳出珠三角制造业“民工荒”产生的若干原因,并对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民工荒是好现象,说明中国产业正在转移,说明目前对民工极端不利的恶劣环境有了改变的希望,说明前两代民工无法受到教育、代际传递的贫穷有可能得到扭转.民工荒是产业转移的正常现象,目前这轮产业转移主要在中国进行,中低端制造业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是大势所趋,是全球战略转移的成果,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将工厂开到家门口".  相似文献   
10.
武广高铁开通以及2010年春季的全国性用工荒,武汉晚报都采用了与异地报纸媒体进行联动采访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这是当今媒体竞争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