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莱钢集团有限公司板带厂广大干部职工在当前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挫折面前.发扬奥运健儿不畏强手、永不言弃、勇争第一的必胜信念.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和降本增效活动.立足岗位勇夺岗位金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莱钢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部借助莱钢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大环境,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积极为班组创造发展空间,注重班组能力的提升,促进班组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薛其国.莱钢集团有限公司板带厂机修车间堆焊班副班长。1995年从兰州军区退伍被分配到机修车间一干就是十二年.他用军人特有的坚韧,从一名学徒工干到现在大家公认的“焊接专家”.他付出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4.
《中国职工教育》2006,(9):28-29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扎实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具体体现,也是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是夯实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5.
1 莱钢举办职工“大比武、大练兵、强本领、提素质”活动启式。为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莱钢今年深入开工素质提升活动,不断健全机制、创新形式、活化载体、强化激励,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营造了“学技术、练技能、比贡献”的良好竞赛氛围。  相似文献   
6.
李淑华 《职业圈》2013,(25):78-79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山东莱钢集团形成了以“学习、超越、领先”为灵魂的职工文化,有效引领了职工的文化需求和工作理念,推动了企业的科学发展。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创新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会十六大提出,“要有效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企业成长的脚步中,越来越多的公司讲述着"学习型组织"的故事:海尔、联想、莱钢、江淮汽车、上海隧道、兴隆庄煤矿。这些故事在深化着同一个主题:即学习是惟一的取之不尽的可以再生的资源。竞争对手可以获得其他资源:资本、劳力、原材料,乃至技术和知识;但是没有人能够购买、复制或者消除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在系统思考中,这种能力又成为学习力、文化力、创新力的统称。"南有江淮,北有莱钢",已成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典范和品牌。他们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起步早,变化大,更在于持续推进。在莱钢,继炼钢厂这朵"奇葩"之后,又萌生出越来越多的学习创新之花。莱钢动力部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学习型组织这颗思想的种子,一旦植入适宜的土壤,便会催生春风化雨般的动力和果实。 没有远见,生命就会枯萎;有了远见,就有了新生命的希望。 --采访题记  相似文献   
9.
《中国职工教育》2007,(9):27-28
莱钢集团于2000年启动了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在实践中,莱钢以提高创造力为核心,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在企业的发展中为广大职工的成长搭建舞台,将职工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企业的愿景融合在一起,激发职工的创造性潜能,有效改善了企业管理,促进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问题管理模式”是莱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自2002年创建学习型企业以来,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践形成的管理模式。把这一模式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收到了较好效果。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攀升。2007年完成货运量2723.38万吨,货物周转量23431.80万吨·公里,分别完成计划的105.84%和111.58%,实现了人身伤害事故、重大行车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五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