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24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教合成词的结构关系时,不少教师把“冬至、夏至”讲成陈述式,这是错误的。判断一个词是什么结构关系,必须弄清每个语素的意义。单义的好办,多义的较难。“冬至、夏至”的“至”是多义语素,对它的理解不同,析出的结构关系也就不同。如把它讲成动素“到”,则“冬至、夏至”是陈述  相似文献   
2.
夏娃 《乒乓世界》2001,(9):16-17
7月7日北京申奥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每个人都有许多工作要做,我除了准备陈述报告.还要继续做运动员委员的工作。8日开始.国际奥委会委员陆续抵达莫斯科.其它申办城市也在拉这些委员的票.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作最后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陈述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含糊性和随意性。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语文教师陈述教学目标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理论上探讨语文教学目标陈述问题十分必要。现代科学心理学有关教学目标陈述的理论主要包括分类分层陈述理论、行为目标理论和行为样品理论。依据这些理论,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结果分类陈述,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分层陈述,针对学生的言语行为规范陈述。  相似文献   
4.
浅谈教学目标的陈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在教学目标实质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陈述存在的问题和陈述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分析,了解新的教学目标陈述策略,对教师陈述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帮助,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葛莱仪(Bonnie S.Glaser),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弗里曼中国研究客座教授。她从波士顿大学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后,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国际经济学和中国学硕士学位。2003年开始加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安全项目,为美国政府就东亚问题提供咨询建议。  相似文献   
6.
考试与社会人才培养、选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典型代表就是高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尤其是高考,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高考制度恢复的40年间,从考查单纯的陈述性知识到考查学科能力,再到探索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综合考查[2],高考评价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巨大提升。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大政治论断.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顺应——关联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介绍分析了外交语言中低调陈述的定义和分类;探讨了在顺应——关联模式指导下低调陈述在外交语言中的顺应性和关联性,指出顺应性是说话人对现存语境假设的适应,关联性是认知语境假设和待处理信息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程永明 《学语文》2011,(4):74-74
一、语文内容知识的内涵及地位语文内容知识不同于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旬、段、篇章及作家背景知识等。语文内容知识相当于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中的知识,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言语信息一致。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陈述性知识是为了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是一种静态的、描述性的知识。是语文课程内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潘慧群 《中国教师》2014,(11):65-67
<正>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数字化教学趋势愈演愈烈,如何少教多学、把学的核心权利还给学生,这是所有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别的学生交流获取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引领性学习、同伴互助性学习和个人反思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智源e本学习平台是一个基于学习资源,便于  相似文献   
10.
品读     
《江苏教育》2015,(5):2
<正>教师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将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转变;终身教育将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私人或机构提供的在线学习内容将成为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简称WISE)进行了"2030年学校调查",WISE社区中的645位专家,描绘了他们脑海中未来学校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