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志报国     
这年(1959年)10月底,毛主席在同周总理、聂荣臻还有罗瑞卿等人研究发展尖端武器的时候,就发出了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就是这句话,坚定了我和我的同志们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我原来的志愿是学医,想当一名好医生,遵从我父母的意愿——治病救人。我小学毕业的时候,遇上"七七事变"爆发,沿海城市的学校大多被迫停办。为了求得一个比较能够安下心来读书的地方,我和我的同学们不顾交通的困难,徒步走了四天的山路,脚都起了水疱。  相似文献   
2.
七七事变爆发后.和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盟友德国法西斯政府,没有选择站在日本一边,而是继续对中国提供军火.成为抗战初期中国军火的最大供应商。希特勒纳粹德国对中日两国的态度.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吴海潮 《辅导员》2011,(Z1):110
甲: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有一座永远的丰碑;乙:它写满了屈辱;记录着外国列强的斑斑罪恶!甲:它更书写着不屈与反抗;是一曲抗击外来侵略的凯歌!乙:在那黑云压城的1840年,燃起了鸦片战争的滚滚硝烟;甲:《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除了割地、就是赔款!我泱泱大国屡遭厄运,被人掠夺财富、剥夺主权!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吴佩孚的人生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既有他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吴氏的一生是与近代清末民国的历史相重叠的,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他的人生是多元多变的,他曾是一代枭雄,在跌宕起伏的北洋时代一度崇尚武力,数度驰骋沙场,从首战大沽至大战胜奉,几乎每战必参。同时他又出身秀才,知书晓礼,行举有度,是出了名的“儒将”;他站位直系,为主效命,曾经配合曹银残酷镇压过工人罢工,但在五四时期的学生与军阀对峙中他又选站在军阀的对立面,对学生运动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反对签约;他不仅反对把中国固有之领土——青岛,割占给日本,同时他又反对同室操戈,主张一致对外;他一生戎马倥偬,为了其崇尚的“武力统一”,不惜穷兵黩武,对中华家园有过深深的侵害;但在“九一八事变”,尤其是“七七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主要矛盾的背景下,他又爱国不渝,一再拒绝日伪的诱降。  相似文献   
5.
《原野》发表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整个民族关注视点发生重大转移.此作未来得及展示自身艺术魅力.便被抗战的洪流裹挟而去。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对曹禺这部具有表现主义艺术特色的戏剧给予认真解读和审视。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广大民众要求抗日,国民党阵营也出现了一批主张抗日的军政界人士,他们纷纷向国内外宣传呼吁,或向南京政府请缨抗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日救亡热潮。在此抗日声浪中,冯玉祥怀着满腔热情四处奔走,积极发表抗日主张,并以实际行动促成抗战大局,成为“风头一时  相似文献   
7.
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关东州"地区的日语教育正式进入战时体制教育的时期。因此,日本殖民统治当局在东北地区颁布新学制,定日语为国语来提升日语的地位,建立起完整的学校体系,还在1943年颁布了极具强制性的《关东州人教育令》,在"关东州"地区逐步加强普及日语的力度。这种日语教育罔顾中国民众的意愿和情感,以培养侵华战争的后备军为最终目的,充分体现了其奴化教育及文化侵略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战后携子寻夫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流亡日本多年的郭沫若决心回国参加抗战.7月25日凌晨,他告别了日本妻子安娜和五个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了驶向祖国的海轮.7月27日下午,顺利到达上海.  相似文献   
9.
辰目 《传媒》2015,(15)
因为要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和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典礼,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邀请我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在“强素质、作表率”主题读书讲坛上做了题为《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与思考》的特别演讲.他去年为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次国民公祭日撰写了《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一书,为了完成这本书的写作任务,他奔波于海内外,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包括诸多不为人知的各种文稿,访问了尽可能找得到的当事人和了解当事人的社会关系,利用每天凌晨4点到上午8点和晚上的空隙,整整经历了6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60余万字的书稿,一经问世,便轰动全国,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背景下,近卫文麿出任首相,是以同意军部发动侵华战争为前提的。他对内阁各大臣特别是外务大臣、陆军大臣、大藏大臣的遴选,着重于如何发动侵华战争。事变爆发后,他几度企图诱降国民政府,使华北"特殊化"。全面侵华战争发动后,他宣称为了建设基于"国际正义"的"真和平"和远东"新秩序","日本唯一的目的是把中国击至屈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