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农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增收困难,分析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敏感问题,是指“容易引起群众心理波动和社会震荡的问题”①,例如灾难、事故、贪污、腐败、三农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住房改革、医保改革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界解开了精神枷锁,开始正本清源,恢复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少数媒体“忐忑”试水,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切实起到了舆论监督与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官方组织的农协.有助于整合体制内的涉农资源.显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从零碎转向集中.但如何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仍是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公民国家的建构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公共物品”一词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并渗透到政府决策和社会生活之中,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既是适应进入新世纪以后解决“三农问题”之需要,更是在新世纪建构一个现代公民国家的迫切要求。在传统农业社会,实行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与国家的联系主要是税负关系。传统国家除了治理大江大河以外,其社会公共职能极其弱小,也无所谓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进入20世纪以后,传统国家得以向现代国家转型。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权在民,政府向全体国民负责,并为全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以提升全体国民的福祉。新中国以…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发展必须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相联系,才能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否则,城市化发展就失去了可依托的基础,如何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经济,提高农民的再生产能力,这些都是城市化发展中值得探讨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全国迅速展开了新农村的建设.但是,由于新农村建设是在长期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我国行政管理框架下提出来的,使得新农村建设在推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冷静思考的八个误区,以警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在调整过程中要走好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几步棋。要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小城镇建设应因地制宜,东部重点可放在建设农村工业小区和发展农村小城镇上,中西部地区宜重点建设县级以上城市和区位优势明显的建制镇。  相似文献   
8.
9.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社会问题。而目前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的治理体系滞后、治理法治观念落后、缺乏专业治理队伍、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等问题,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法治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专业队伍,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引擎"作用是摆脱乡村社会治理困境,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在战略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十一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