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25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冉中光 《中国集邮》2001,20(7):34-35
“蛇年”兑奖小版张是2001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含企业金卡,下同)三等奖的奖品。它的横空出世,给低迷长达4年的中国邮市注入了兴奋剂,凝聚了新的亮点,带来了鲜活的生机,给困惑迷惘的邮人送来了阵阵和煦的春风。它的出生,使我国企业金卡及其它的母体普通型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发展前景,展现出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邮》2005,(3):48-48
总公司中国邮政开办集邮业务50周年封(1.10),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个性票(1.18),“海峡两岸春节包机直航纪念”邮戳、个性票2张、封(1.29)。  相似文献   
3.
经过短暂的重新装修,邮博馆新天地分馆第三次发生显变化:馆名一律采用江泽民为上海邮政博物馆题写的手写体。内部基本格局还在,展示部分经过重大修改,以模型、老照片、实物微缩复制品为主,从古代驿站、驿路说起,然后依次介绍清代、民国直到新中国邮政的发展历程,完整概括上海的邮驿通信发展史。中央展柜里的陈列品调整为两部分,—部分是中外邮筒微缩模型,一部分是选介中外珍邮复制品的“邮票与集邮”专集;  相似文献   
4.
国内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的时间还不长,在远程教育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网站能在同一时间接受大量学员的连接访问?如何应对多媒体课件点播对网络带宽的消耗?如何保证大量学习内容安  相似文献   
5.
2015年7月25日.《中国梦——人民幸福》特种邮票首发式在我馆举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国华和我馆馆长吕章申共同为《中国梦——人民幸福》特种邮票首发揭幕。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2009,(9):9-10
湖北红安(诞生地)6月23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省委、省政府主办的邮票首发式在红安县广电局演播厅举行。同时举行“红色记忆不朽丰碑一己念李先念同志诞生100周年”省集邮展览,展出邮集3部100框。县委、县政府主办的李先念主席百年诞辰书画展、“永远的怀念”大型图片展在县广电局展厅举行。举行第二届“1+8武汉城市圈”集邮协会秘书长论坛。阎炳武、呼振源、任国恩等在现场签名。  相似文献   
7.
第一套牛年生肖邮票为日本琉球地区邮政于1960年12月10日,为迎接1961年辛丑牛年而发行的贺年生肖邮票,一套1枚。1960年12月为辛丑牛年发行的贺年生肖邮票共三套,其中日本琉球发行的时间最早,比韩国12月15日早5天,比日本12月22日早12天,成为世界上第一套牛年生肖邮票。"琉球邮便"为日本琉球地区独立发行的邮票,邮票面值为1.5分,规格为30×25.5mm,图案为双牛相斗。(图1)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09,(2):8-8
本刊讯2009年1月5日,为纪念建国60周年,经中央文献出版社监制、中国邮票博物馆权威鉴定出品的《开国大典》邮票丝绢大长卷在北京金一黄金旗舰店隆重首发。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邮政文史中心、中国邮票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相关领导,以及开国元勋家属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9.
感悟年画     
从2003年起,中国邮政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都连续发行4枚一套民间木版年画邮票。七年来,已发行《杨柳青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漳州木版年画》,共7套28枚邮票。把木版年画这种艺术形式成功地搬上邮票,形成我国民俗文化艺术题材中又一大系列邮票。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的邮政通讯一度中断。在救灾人员和当地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与外界的联系陆续得到恢复。灾区邮政部门急灾区人民之所急,在临时搭建的临时邮局里,开办了满怀爱心的免费邮寄"平安家书"的特殊业务,由此记录了中国邮政史上令人难以忘怀、充满爱心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