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精英与义工     
薛涌 《出版参考》2011,(12):14-14
最近精英教育和高尔夫球成了中国大学的主要新闻。大学是培养精英的机构。高尔夫在人口密度极大土地资源奇缺的中国,是一个无法大众化的运动,肯定能成为精英阶层的永久标志。结果,上到大学校长,下到学生,都趋之若鹜。通过高尔夫把特权阶层从一般老百姓中区分出来,让他们具有特别的行为风范,享受别人无法企及的生活方式,在一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里进行“高层次”的交际,以近亲繁殖的方式培养封闭性的社会网络。这已经成为我们许多“一流大学”未曾明言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2.
张耿 《中国科技信息》2011,(17):156-157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不断增大,建筑高度不断增加,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和要求。准确、方便、直观、快捷地了解着火地点、街道、消防水源等地理信息已经成为消防指挥调度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藏族区域音乐体系中青海藏族音乐是很有特色的。青海藏族分布的地区广袤,人口密度稀疏。由于地理、历史、宗教和风俗等方面具有诸多特性,其民歌同样也是独树一帜,并且具有复合性,凸显了文化的多元性、宗教性、融合性。  相似文献   
4.
邓建军 《高中生》2009,(11):13-14
右图为“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5.
城镇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人类居住地。目前还难以找到符合各学科、世界各地和各不同时代的城镇的定义。一般说来,城镇聚居的人口数量多,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大,是一定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有街道等一定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世界各国划分城镇和乡村的标准很不一致,最常见的是按集聚人  相似文献   
6.
《青海科技》2014,(3):46-46
青海土地广袤,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青海是我国面积较大、人口密度低、海拔较高、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民族自治面积较大的省份。青海从古代早期的羌、小月氏、匈奴、鲜卑、吐蕃等各部,到现今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个民族聚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独特的高原多元化文明。青海兼具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和儒教四种宗教。今天的青海呈现出一幅多民族、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7.
试题精选     
[题目一]图1为某岛屿示意图,岛上人口密度大,属于发展中地区。图2是其气温与降水年内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城市,文化底蕴丰厚,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军、水均益、张腾岳就出生在兰州。最为知名的《读者》杂志即诞生并成长在这里,《读者》的读者遍及全国。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人口居住,城市人口密度较大,学校活动场地小,所以如何进行小场地教学,就成了困扰兰州市学校体育的一大问题。近几年,各学校充分研究,综合考虑,按照各自学校特点,通过在楼顶建造"阳光房",采用"走班"上课等方式,创造性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小场地上下足了功夫。  相似文献   
9.
李景春  贾茹 《大观周刊》2011,(10):108-108
城市边缘区一般是指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外围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其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农村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探讨轨道交通发展规模的影响因素,建立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并选取轨道交通发展历史较长的上海市作为对象展开实证分析.通过对上海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结果的借鉴,在对武汉市人口和基础设施投资进行2011-2020年水平预测基础上,对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合理规模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