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038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107篇
文化理论   48篇
信息传播   36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红绸大幕落下,便眼前一亮:一幅巨幅油画。 乐声,掌声,欢呼声……观众赞叹不已。 这幅名为《伟大的中国》的油画,宽19.5米,高7.5米,由俄罗斯人民画家、俄罗斯绘画、雕塑、建筑研究院院长伊里亚·格拉祖诺夫创作。该幅巨画的装璜也是格拉祖诺夫精心设计的:特殊的画框采用的是中国红色廊柱绿瓦档形式,红柱下端坐两只狮子,如同门墩。画的下边是一排万字图案,顶端中央写有“神州”二字。尽管这是一幅油画,画的内容、人物处理等颇具装饰性,甚至吸收了中国年画的艺术元素。《伟大的中国》由三部分组成:左边表现的是中国的古代, 秦始皇统…  相似文献   
3.
何荣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02-1304
分析申奥过程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和巨大影响,阐释如何借奥运契机,弘扬中国文化,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进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评晏阳初平教会乡村建设的实践和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认为: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是“愚、穷、弱、私”,而其根源是“中国的教育不能普及”,特别是广大“农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他认为要用教育的手段来改革社会,“复兴农村,复兴中国”。“除文盲,做新民”则是晏阳初平教运动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昌沧 《中华武术》2005,(11):21-22
我记得有位大科学家说过,一个大写的人,应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要索取,更要给予。用我们传统的说法,就是一位有出息的人,应为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立德、立功、立言”。我想,当一位有出息的人创造了丰功伟绩,又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即应由自己或他人把这些伟绩和经验,不论用什么体裁,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以下简称农复会)对台湾的农地改革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历史事实并为人们所公认.但对于农复会,国内史学界认为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而台湾地区学者却说起了一定作用.分歧的产生自然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那么,实际的情况究竟如何?本文结合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史料,分析农复会成立背景、组织特点、工作原则,以及一年多的工作进展情况,拟给农复会一个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春节刚过,“三农”界、传媒圈出现一个新名字——“仲农平”。“仲农平”是谁?包括三重意涵:中国“三农”评论、重农评论、中国农民日报评论。欲听重农音,要看“仲农平”;“三农”有大事,必看“仲农平”。从2021年2月25日首篇《中国时刻!中国震撼!》问世,到2021年11月10日《复兴之路中国粮》付梓,署名“仲农平”的文章已达7篇,无一不是在重大时事、农事节点刊出,“仲农平”已经成为观察中国“三农”、了解国情农情的一个重要宣传文化品牌。既彰显了农民日报“在党言党、为农代言”的使命和情怀,更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下,党报评论守正创新、大有可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沈璐 《今传媒》2022,30(2):5-8
电影哲学大师认为纪实主义是客观的影像使记忆成为永恒的具象,纪录片以纪实的手法将埋藏在时间长河中的记忆以形象的现实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使得纪录片在文学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在故宫修文物》借助影像记录文物修复师的文物修复工作,通过对文物的修复过程展现今人对既往时代的文化传承,构建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本文以修补历史、打通古今、传播文明为主线,从重现历史记忆、传承古老文化、主题的全新讲述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我在故宫修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读懂今天的中国,必先读懂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主编的《读懂中国共产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1月出版)中所蕴涵的深刻旨趣。全书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主线,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凝神聚力搞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描绘出了一幅灿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夏阳 《四川档案》2008,(6):23-24
2008年北京奥运会,积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厚重。宜宾市档案馆在民国档案抢救中发现的民国时期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宜宾)第一次运动会资料,记载了当时的盛况。61年前宜宾举行运动会之际,正值全国抗战前夕,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宣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以示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之主张。燕赵悲歌慷慨之风.历历在目;提倡体育复兴民族,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