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第一次知道谢晋的名字,已是陷入劳改农场的1960年代"大饥荒"时期了。那时,看电影是"受教育",是改造的补充手段。电影队来了,饥饿的犯人们都被赶出号子,分组排队到打谷场上。稍有力气的还搬块土疙瘩当凳子,疲惫不堪的就席地而坐,病号则干脆睡在地上蜷成一团,挂在土墙上的白布像船帆一样晃荡,电影的画面真可谓"地动山摇",但我却被一部叫《红色娘子军》的电影所感动。支离破碎的影片怎能让饿着肚子  相似文献   
2.
1957年,至今在老辈子知识分子心里铭刻着。这一时期知识分子苦难史书是80年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张贤亮和从维熙两位作家具有代表性,他们出生在同一时代,有着共同的"右派"劳改经历。本文从张贤亮的作品重哲理思辨,从维熙作品重道德特点入手,论述张贤亮重"缺陷美",而从维熙重人性的真善美的作品艺术风格、小说结构及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关于劳动改造罪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成功地指导了我国对日本战犯、伪满战犯、国民党战犯以及普通刑事罪犯的改造工作,也是今天我们改造各种犯罪分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劳改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明艳 《留学生》2014,(24):16-19
正吴帆,华裔美国女作家。1973年出生,199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一年后取得大众媒体研究硕士学位。现有三重身份:双语作家、中国文学国际代理、美国文学书评人1973年,吴帆出生于江西的一个劳改农场,后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她在广州、深圳两地工作了三年多。199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一年后取得大众媒体研究硕士学位。毕业之后,在地处硅谷的雅虎公司任全球市场分析师多年。工作之余,吴帆对文学也有着非常大的兴趣。吴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15,(2):10-12
孟宪利1957年出生,北京市延庆县人。中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中国土地估价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北京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省级邮展评审员。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还记得买的第一套邮票吗?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在县城一中读高中,我的长兄在北京市里上班。那时,交通、通讯不便,联系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书信。每月最少一次的写信、寄信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这个在县城上高中的"文化人"身上。每次到邮  相似文献   
6.
一文 《湖北档案》2016,(6):34-35
1975年5月29日,湖南省茶陵县江茶场来了一对名声很大的犯人——潘汉年夫妇.将潘汉年夫妇从北京秦城监狱移到湖南省的劳改单位,是中央的意见.5月27日,由公安部和秦城监狱共同派人,“解押”潘汉年从北京乘坐列车,于5月29日清晨到达长沙,稍作停留,便与3天前先期赶到的妻子董慧一起,乘汽车赶往江茶场.潘汉年夫妇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1年9个月.  相似文献   
7.
一麻袋馒头     
那年,我在豫南一个劳改农场服刑,有个太康犯人,当他看到别人的家人隔三差五地来看望时,十分羡慕,于是便往家里写信,每月几块钱的劳改金都用在买信封和邮票上。可是,半年过去了,他的家人还是没有来,最后他终于急了。给家里写了一封绝交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