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学生反抗运动在北京爆发,此即五四运动。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消息从巴黎和会传到中国,说欧战中的战胜国已经蔡元培说,他从来无意鼓励学生闹学潮,但是学生们示威游行,反对接受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条款,那是出乎爱国热情,实在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苏俄政府对两国的中东铁路政策及其转变,可以得出:一、苏联对华政策的总出发点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但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则更多地考虑本国的民族利益;二、在中东铁路问题谈判中,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苏联的国内形势、北京政府对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态度,都影响着中东铁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基于民国前期私立高校的立案政策观察,私立高校课程政策大致由政治不干涉或禁止党派意识涉入演变为政治的强力涉入.这种演变的因为大致包括国内的政治形势变迁、社会思潮的发展.无疑,北京政府教育部基本坚持课程的政治不干涉或禁止党派意识形态涉入,鼓励了多元化私立教育的发展:而国民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实行统一党化的课程政策有利于国民党对私立高校进行干涉,不利于私立高校的个性化发展.国民政府事实上是借收回教育权运动的东风,通过立案强制课程党化,从而实现对私立高校的准公立控制.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     
正~~  相似文献   
5.
1927年,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政权,与国民党武汉政府、奉张北京政府形成鼎足而三的格局.8月中旬,蒋介石突然宣布下野,4个月后卷土重来,建立起"蒋家王朝".蒋介石为什么一度退隐?究意是迫于形势呢,还是玩弄权术?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初华北爆发严重旱灾,为筹集救济金,中国政府向北京外交团提出加征海关赈捐以抵押借款的方案。各国驻华使节意见虽有分歧,然综合考量商业利益、对华关系及人道因素,在提出诸多附带条件的情况下表示同意,此后,这一模式也应用于南方各省的救灾活动。在具体实施方面,由于中外双方在赈捐监管、分配、加征对象及时限等问题上多有龃龉,再加上外商群体的抵制态度,赈捐加征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列强在经济政策上的有限让步与对赈灾事务的强势干预并行不悖,是其一战后对华协调外交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郭渊 《兰台世界》2008,(11):65-66
清末民初,哈尔滨近代报刊开始出现,并有较快发展,起初多为俄国人创办.与此同时,进步人士创办的报刊相继出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哈尔滨传播.沙俄反动势力出于巩固殖民地的需要,哈尔滨当局为防止进步思想的传播,联合扼杀进步报刊,哈尔滨报刊业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之下.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湖南省宪的诞生,幸运之处是有强势的省长支持的话,那么它最大的悲剧则在于,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得不生存在南北政府武力统一的夹缝之中。无论是北京政府,还是广州政府,湖南自治都被看作是阻碍统一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9.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通过立法,正式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经多次修订文官考试制度日臻健全并付诸实践.文官考试制度对近代高等教育、民主政治建设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政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政府,在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学界对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的关注多集中在中前期,对其末期修约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