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集邮》2005,(4):6-6
1、第24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在昆明揭晓,《毛泽东同志诞生110周年》获最佳邮票兼专家奖,《百合花》和(《苏州园林——网师园》分获优秀邮票(1)和(2),《庚辰年》获第二轮生肖邮票奖,《图书艺术》获最佳印刷奖,《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获特别奖(5.30)。在参评中抽取幸运10名,免费参加新加坡世界邮展活动。  相似文献   
2.
李琦  张红娟 《新闻通讯》2010,(12):12-14
新媒体时代,媒介战争硝烟四起,以时政新闻报道作为主打产品的中国新闻类周刊(含双周刊,以下简称新闻周刊)虽左冲右突,浴血奋战,但最终仍难逃与新媒体博弈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当评委     
当评委,本质上和做学刊主编是一样的,都是去芜存菁、汰弱留强、设问存疑、推陈出新的过程。这些年,承蒙抬爱,我受邀出任各级各类奖项的评委。常态的,有江苏广播每月一次的节目听评,江苏电视半年一次的节目评估。年度的,有全国广电报刊优秀作品评选,江苏省新闻高级职称评定,江苏省广电优秀新闻论文评选,南京市广播电视政府奖评定。当评委的一个基本功课,是反复观看、收听、阅读参评作品。这时,多半已经发现问题了。有些作品明显越过了参评规则,比如体例不合、篇幅超  相似文献   
4.
政策法规     
正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改革不惧奖项"空缺"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和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记协)主办。今年的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评选工作前不久启动一项重大改革:增设审核环节。"两奖"执行严格的审核标准,这意味着往年出现的"不该评上的评上了"、高校新闻系不敢把获奖作品当作范文的现象,有  相似文献   
5.
正事实上,吉林大学"每年遴选20位教师进行全薪学术休假"的计划从一开始公布,就已经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在国外的高校,到达一定年限的教授通常会自动获得学术休假的权利,并不需要进行选举。据了解,西方国家学术休假的审批过程一般为:有此项打算的教师需预先提交一份详细的计划,在得到系领导和院长的同意后,被送到分管学术休假事务的教师评价委员会讨论通过,最终递交校长和董事会审批。在此期间并不涉及类似选拔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黄永丰 《甘肃教育》2013,(24):95-96
2011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首批陇原名师的评选.并幸运地被授予“陇原名师”称号。按照评审规程.每位参评者需要向评委陈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追求。为此,我重新翻阅了自己从教近三十年中所教学生给我的留言,其中不乏赞美与感激之词,但对我内心触动最大.也是我选择将其陈述给评委的是以下三段留言。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教  相似文献   
7.
徐吉志 《师道》2008,(5):13-13
不少学校在教师考核、评优、晋职等方面,为体现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则,一般都以记名或无记名的方式,让干部、教师、学生或家长对参评者进行民主评议,并赋予一定的分值,从而确定参评者的考评名次。但是,笔者从一些学校了解到,教师们对这一民主形式并不感兴趣,这是为何?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6,(6):61
2月4日,中国记协发布2016年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文件,启动两奖的推荐和报送工作。在听取新闻界意见的基础上,中国记协决定自2016年起,逐步探索自荐(他荐)参评作品和人选的初评机制。增设自荐(他荐)参评作品和人选的初评环节。各社会单位和个人,仍然可以直接自荐(他荐)作品和人选到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以及各级报送单位、推荐单位。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收到材料后,将根据"两奖"评选文件进行初审,然后按照均衡制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发现和报道这个世界前沿刚刚或正在发生的事;这50名2010年长江韬奋奖的参评者,又是走在新闻前沿的人。时代、环境、职业追求,三者的共同作用在时时锻造和改变着新闻人的群体特征,这样的特征,在这50人身上,应该是更为鲜明,更可触摸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应邀担任了某地区高中数学名师之课堂教学能力的评委.考评的内容分两部分:一是上课,内容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复习课,主要考查教师的执教能力;二是回答评委关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有关问题,主要考查教师的数学素养.考评内容提前一周告知,应该说,留给参评者的准备时间是充裕的,加上参评者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优秀教师,笔者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次放飞心情的学习之旅.但是,评审过后,笔者还是感觉到,我们许多教师对这两个定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