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66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大多数教师觉得自己并不快乐。每天起早摸黑工作10多个小时,工资微薄,办公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艰苦,自然觉得很苦;学校里有忙不完的“常规”工作,每次检测都要校内外评比,各种各样的检查达标活动层出不穷,自然觉得很累;遇上几个“刺头”学生和老师较劲儿,碰上个把家长强词夺理,同事之间难免产生点误会,自然觉得很烦;昔日里邋遢无比的同学现在成了大款,学不如己的同学在官场平步青云,社会上教师依然显得很“弱小”,这一切自然让人觉得很悲哀。做个教师又苦又累,工作中又平添了不少烦恼。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种具体的民族语言,总是跟该民族的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语言的千差万别以及各民族文化的不同,每个词汇所传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语言文字的应用,离不开对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的了解。本文主要从称谓词的使用来说明同一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4.
1938年春至1939年冬,黄炎培先生倡导职业教育时最亲密的朋友和同事,著名教育家杨卫玉先生,扶妻携幼,辗转于港、桂、滇、渝、黔等西南各地,对战时后方,周历颇多。此稿为同行的杨夫人所记当时情事,题名“西南浪迹稿”。时值抗战,作者自称“记得是1938年春-1939年冬一年多的流浪生活”,但火的历验和女性细致的笔触,使这部稿子翔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民生,记录了侵略者的罪行,它虽不是第一手的档案史料,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杨夫人彭望芬,又名心雪,1920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著有散文、游记数种,编集出版的有《敏儿的母亲》等。1970年逝世。此稿(包括照片)由作者家属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本刊发表时又征得其同意,在此一并致谢。由张爱平整理,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工作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自己身边那些眼睛里揉不进半粒沙子,为人处事太精明的人,往往难与大家和睦相处。相反,那些不太计较,能够容人、让人、甘于吃亏的“老实人”却容易获得真正的朋友。这说明,同事之间,在处理一些无关原则、无关大局的事情上,不妨宽容些、大度些。  相似文献   
6.
去年春节前,同事请教我:“过年带什么回家呢?”我的肺腑之言:“带钱是王道。”然而我还是专程去了一趟东四,在同仁堂买了点儿泡水喝的干山楂。妈秋天来的时候买过,说不错。其实小区隔壁就有一家同仁堂,可是东四那家不是大嘛,能更加货真价实些吧。  相似文献   
7.
周六上午,我跟同事一起带着孩子到市图书馆四楼观看"蝶舞彩春"大型千虫百蝶科普展。四楼展厅里人流如潮。展厅中央是活体蝴蝶放飞区域及人蝶共舞欣赏区域。孩子们开心地看着那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工作人员的  相似文献   
8.
太极情缘     
世界上有些事情,你一旦用心接触,就会喜欢。太极就是这样,只要你敢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就很难不喜欢它。与太极结缘,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必然。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的人,工作时间一心扑在教书上,业余生活也喜欢读书,少有其他活动。曾经,看见打太极拳的人,我总是远远观看一会儿。自愧自己肢体僵硬,认为这辈子不会与如此高雅、时尚的健身运动有缘。长期读书、教书、文字排列的生  相似文献   
9.
冯燕珊 《班主任》2011,(11):7-8
弹指间,"80后"的我已经当了8年老师。没有轰轰烈烈、曲曲折折的故事,只有校园里那绿了又绿的无尽新意;没有精彩纷呈、潇洒自在的生活,只有与学生朝朝暮暮的风雨兼程。但,我深深地爱着这份平凡、这份真实!清晨,每当曙光初现,我总力求把自己调整至最佳状态,保持最充沛的活力,然后自信满怀地站在三尺讲台前,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简陋的教室里,一颗颗渴望  相似文献   
10.
去一位男同事家,还没进门,就听到住在男同事对门的女同事在那里发火。她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从她的话语中可以判断,她是在指责男同事的儿子。事情是这样的。男、女同事各有一个儿子,是同班同学。男同事的儿子是班干部,那天轮他值日。女同事的儿子睡午觉时不安分,被罚跪在教室的讲台上。女同事知道后找男同事辩理,男同事和他妻子都没做声,他们的儿子却大声说:“我没有错,老师说了,今天我轮值,对犯错的同学,我可以全权处理,只要不打他就行。”这件事到最后当然只能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