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朝时期的察木多、乍丫(今察雅县)、类乌齐呼图克图辖地,位于今天中国川、藏、青交界地区。清朝时期这里远离内地,清廷鞭长莫及,又非达赖喇嘛属地,但战略要地意义显而易见。除宗教上与达赖喇嘛有关联外,此三地呼图克图与川边土司并无二样,且对辖地民众的控制较土司更为直接,不需要与世俗政权合作即可直接"控制"百姓。文章以清朝中后期的乍丫争斗事件和川边改土归流,剖析清廷在乍丫呼图克图辖地治理方式和手段,呈现一个较为接近历史真实的呼图克图辖概况。  相似文献   
2.
清在入关以前,已经通过蒙古接受了藏传佛教的一些影响。那么,人关后北京的藏传佛教情况如何?八旗蒙古人的信仰是怎样延续的?清廷对藏传佛教的政策又有何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挖掘研究有关察罕达尔汉绰尔济即后来的察罕达尔汉呼图克图的历史,意义重大。此外有两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首先是在清代驻京呼图克图当中,察罕达尔汉呼图克图的前世察罕喇嘛是首先来到北京驻锡的。  相似文献   
3.
周学军 《历史档案》2001,(3):134-134
棍噶札拉参(又译棍噶扎勒参)呼图克图是晚清时期甘肃省南部巩昌府洮州厅土司著名的藏族喇嘛,在稳定西北局势、安插难民、抵御沙俄侵略以及处理西藏问题等方面卓有功勋。光绪九年(1883年)春,到拉萨参谒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之时,达赖为之更法名为嘉穆巴图多普。  相似文献   
4.
哷征呼图克图阿旺伊喜楚禅嘉木参在藏摄政多年,在西藏政教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驻藏大臣满庆等以哷征呼图克图未将哲蚌寺布施事件及时剖断为由对他进行参奏,随后押解北京进行审理,最终病故于北京。在仔细分析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他在摄政期间的主要事迹作一梳理,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敦煌研究院藏拉萨下密院铜釜(即僧斋锅)内外皆阳刻藏文铭文,对研究西藏热振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新释读铜釜铭文,判定铭文所涉及的"热振呼图克图"身份及铜釜铸造年代,校正文献中有关"三世热振呼图克图"生平事迹的若干误载,并对前贤研究中的若干疑论加以考订和补述.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以来,由于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关系一度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西藏地方在一段时间内与内地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在地理上存在于西藏与中原之间的康区,成为了热点地区,一时风云激荡。各派势力相继出现,较为典型的代表为诺那呼图克图及格桑泽仁等人,本文就其中之一的诺那呼图克图生平及其宗教、政治影响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阿其图诺门汗洞阔尔满珠习礼呼图克图是清代外喀尔喀地区很有影响的掌印呼图克图之一,系理藩院注册的呼图克图,而他的前世就是16世纪末从土默特部阿勒坦汗那里得到"满珠习礼呼图克图"称号的青海洞阔尔寺喇嘛云登扎木苏。16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呼图克图在外喀尔喀地区共转九世,清朝乾隆帝始授其"阿其图诺门汗"称号,并授予掌管爱马克喇嘛众徒的印章。由于清朝时期该呼图克图成为外扎萨克喀尔喀蒙古地区的宗教领袖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师父,拥有自己的寺庙,徒众甚多,宗教地位居高。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历史叙述中曾经长时间使用“哲布尊丹巴-杭达多尔济集团”来概述,参与了1911年的外蒙古独立运动的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那么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与清王朝的关系如何,他参与反清的思想和行动轨迹,本文拟利用史料作一番探讨,并简述他在1911年外蒙古独立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清朝自入关以后对蒙藏的政策不仅继承了前朝的经验,而且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既以“兴黄教,以安众蒙古”,采取护佛、崇佛、信佛、利用佛教,但同时又限制佛教的策略。统治者利用活佛在社会上的地位,“使世世呼毕勒罕,以镇服僧俗”。在崇佛达到狂热地步的时期,活佛有着崇高的威信,以神权控制政权,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神权和政权结合在一起,活佛成为政教合一的统治者。于是清政府利用活佛的特殊地位,利用藏传佛教宗教领袖的影响,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在处理重要政务中,活佛充任使臣,发挥他们在政治上的作用。而章嘉活佛在其中尤为突出,所以在那个历史时期,章嘉活佛是一位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