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俄之间各方面交流越来越密切,然而国内俄语并非十分通用,相关俄语类信息翻译也并无统一标准,除约定俗成外,更多是各自为政。尤其是对于俄罗斯高校名称汉译这一方面,不当翻译时有发生,长此以往将对教育领域交流不利。现有的相关评论研究虽然多少有所涉及,但整体而言都过于零碎、散乱。为此,文章力求对俄罗斯高校(尤其是国字号大学)名称进行系统地研究,归纳出俄罗斯高校俄语名称的组成模式,并针对不同组成模式具体分析,提出相关个人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构筑新型市场秩序的时刻,刘汉未能跨入农历新年。多愁善感的人们会联想到"327国债"事件头面人物的下场。1995年28岁的魏东、29岁的袁宝璟、30岁的刘汉经"327国债"一役成为金融大鳄,以后魏东自杀,袁、刘被判处死刑,34岁的周正毅日后被判刑,苟全性命。笔者有两次碰到参与"327国债"事件的投资者,除了回忆当时的惊心  相似文献   
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中国青少年足球来说,负有“伯乐”职责的基层教练一直存在数量少、待遇差、水平低等现象,而且这些问题长期没能得到解决。教练,特别是基层教练对一国足球水平之重要性,我们可以从足球强国得到启示:二战后,为重振联邦德国足球,时任足协教练主管的赫尔贝加提出,“先培养100名优秀教练,继而让每一名教练再带出100  相似文献   
4.
随着产品的代代更迭,不少曾经风靡一时的国字号老品牌日渐式微。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绝大部分的老品牌存在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营销思想过于老旧、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字号老品牌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商品经济。文章从发展态势良好的知名国字号老品牌“老凤祥”入手,分析在如今的经济时代中,“老凤祥”这一传承了百年之久的老品牌仍然能经久不衰、保持活力并不断创新的原因,以此为其他国字号老品牌的发展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建议和具有借鉴意义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2020年12月20日,"友成杯"2020杭州萧山武术文化湘湖论坛隆重开幕。杭州萧山与武术的缘分由来已久,近年来愈加深厚。随着"国字号"讲武学堂的金字招牌花落萧山,中华武术在这里生根发芽。2022年,第十九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其中武术比赛的场馆设在萧山瓜沥。在备战亚运的关键时期,萧山续写与武术的缘分,通过举办2020杭州萧山武术文化湘湖论坛,汇集武术名家,在湘湖"讲"武、"论"武、"习"武,传承和发扬武术精神,探寻武术服务人民、促进健康的新路,全力助力"迎亚运"。  相似文献   
6.
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第17届亚洲运动会在韩国仁川举行。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国奥男足未能一雪前耻——在很多球迷看来,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一个泱泱大国,在亚运会金牌榜上独占鳌头,但足球成绩却羞于见人。国家的投入、社会的支持、球迷的期待乃至球员的先天素质,中国足球的外部综合条件比之日、韩等亚洲足球强国并不逊色,甚至更好,但中国足球连立足亚洲都困难重重,谈何再次冲出亚洲?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14,(6):14-15
今年8月,中央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推进新老媒体融合与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带来了重大政策机遇。许多传统媒体纷纷响应,特别是一些国字号、省(市)字号大型传媒机构跃跃欲试,热切期待着搭乘新一班进军新媒体的"大跃进号"高铁,成为市值成百上千亿的国有传媒巨头。但是传统媒体的总体思维仍脱不开身在主流、以自我为中心及政策依赖的定势。  相似文献   
8.
陈书佳 《羽毛球》2018,(1):46-47
2017年11月27日,国家青年队在安徽合肥集结。全国各个年龄组比赛的前四名以及各省市队推荐的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三个年龄段的共80名优秀年轻球员,开始了为期55天的集训。  相似文献   
9.
中国淮河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淮河文化专题性"国字号"博物馆。淮滨县利用其区位优势,努力推进淮河文化的传播。但是淮河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重复性建设、"国字号"名不副实、非遗文化体验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对博物馆审批的控制和监管,建立泛淮河流域文博资源共享体系,创新非遗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日前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讲,主题是自己对于宇宙起源的研究。在随后20分钟的问答环节里,有心人发现,丁先生一共回答了五个"我不知道"。都是些什么问题呢?"您的研究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您怎么看待一些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影响的说法""您怎么看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