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五岳览胜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名川条条,名山座座,五岳就是名山中的杰出代表。五岳是对五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人们的山神观念、五行观念与帝王巡猎封禅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汉代以前,人们对五岳的称法不一。汉宣宗于神爵元年(公元61年)颁诏确  相似文献   
3.
投壶运动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在上流贵族中盛行,投壶以形式高雅、注重礼仪著称。在明朝,宣宗朱瞻基就是一个投壶高手,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明朝上下投壶运动风靡,成为明朝特有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1]。  相似文献   
4.
宣宗成皇帝实录》编纂有较严密的条规,它使实录编纂制度化、常态化;在章程草定和体例创设方面,主要出自杜受田和赵昀,而赵昀出力尤多.宣宗实录馆从纂修工作需要出发,先后设置了监修总裁官、总裁官、副总裁官、提调官、纂修官、收掌官、校对官、翻译官、誊录官,他们各司其职,保证了实录的顺利纂修.《清宣宗实录》在史料采集和人员赏叙方面有自己的健全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马庆洲 《寻根》2014,(4):96-101
<正>"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涉江》)对游子而言,故乡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思乡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怀。无论是读书为官,还是戍边、经商;无论是身在庙堂之上,还是沦落江湖之远,这种情愫总会与之相伴。近研马愉《澹轩文集》,我感觉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浓浓的乡梓情怀,这位荣显之极的状元的故园之思,数百年之后,依然撼人心弦。对此作一番钩沉,  相似文献   
6.
<正>朱棣(dì)的儿子中有两个最有希望继承皇位:长子朱高炽(chì)是个体弱多病的胖子,但心地仁厚;次子朱高煦(xù)勇武力过人,在靖(jìnɡ)难之役中立过战功,原本最受朱棣宠爱,但他实在太骄纵蛮横,朱棣最终权衡之下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汉王的封地原本在云南,朱高煦不肯去,嫌那地方偏僻,朱棣又把他封到青州,他又嫌穷。结果忙于国事的  相似文献   
7.
刘静 《知识窗》2012,(6X):28-28
<正>《马端肃奏议》的作者马文升,字负图,河南均州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师衔,历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六朝,后五朝为官,端肃为其谥。  相似文献   
8.
道光六年,围绕对关内流民如何处置,吉林将军富俊和宣宗进行了一番博弈,最终使宣宗不得不同意对流民免予驱逐,并进行妥善安置。这一事例是东北地方官员在执行封禁令时与皇帝进行巧妙博弈的典型事例,反映了东北地方官员对封禁令的敷衍执行和君臣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正清沿唐以来旧制,新皇帝嗣位不久即下令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有清一代,包括《满洲实录》在内,共纂成从太祖至德宗11朝的12部实录。虽然每朝实录的纂修背景、纂修过程各异,但在长期的纂修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确、衔接有序、运作高效的纂修程序。本文主要运用相关档案资料,对《清实录》的纂修程序作一系统考察。一诏修调人择定馆址按惯例,新皇帝继位后便筹备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主要包括钦定纂修人员,组建预修队伍;阐述纂修意义,提出纂写要求;择定馆址,并着手进行腾移修缮。  相似文献   
10.
明初重臣杨士奇历辅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他身居内阁43年,辅佐东宫,安定内外,体察民情,举荐贤能,尽忠朝廷,鞠躬尽瘁,对稳定明初政局与促进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