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在中国,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提拔?如果这是一道公务员考题,恐怕最能得高分的答案应当是那些"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人。然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样的干部任用原则并未得到全面、系统、正确地贯彻执行。细观近些年暴露的多起用人上的腐败案例,就会发现在中国官场上,以下几种人最容易得到提拔和重用。第一种人是,身边人。伺谓身边人?具有代表性的当数领导身边的秘书。别看这些人只是个"拎包"和"捉刀"的,可都是领导"过五  相似文献   
2.
新闻敲诈     
梁锋 《新闻前哨》2014,(10):85-85
新闻敲诈是指借用媒体能够向社会公开报道的职业特点威胁一些有负面消息的单位或个人而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新闻敲诈是一种与新闻传播行为相伴生的行为,是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异化。"新闻敲诈"现象源自于报刊的逐利动机,马克思把这它称为"非常卑鄙可耻以致不敢公开说出的隐秘动机"。  相似文献   
3.
许鑫 《惠州学院学报》2009,29(4):124-128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记者受贿等腐败现象及其原因,并对比了中外媒体监督机制的异同,认为体制的束缚是导致我国记者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新闻界应当抓住新一轮新闻改革的机遇,从体制上寻求突破,从而从根本上遏制记者腐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在危机传播的四个阶段应该具备的危机处理意识与做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大众传媒面对自身形象危机应该采取的增强公信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事由:2008年,河北蔚县县委书记李宏兴(已获刑)指使矿主出钱260多万元,用于收买记者。今年3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了该案:河北蔚县矿难收受“封口费”事件,共有8家中央和地方媒体受到处罚,涉案的10名新闻从业人员中,9名记者获刑(未获刑者为一名通讯员),并终生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记者受贿等腐败现象及其原因,并对比了中外媒体监督机制的异同,认为体制的束缚是导致我国记者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新闻界应当抓住新一轮新闻改革的机遇,从体制上寻求突破,从而从根本上遏制记者腐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新闻界屡屡发生的封口费事件,这是中国新闻界耻辱的暗疮。新闻记者的道德与良知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当今形势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之际,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社会发展进程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滥用行政权力,对新闻舆论监督进行限制与打击。如何进一步使舆论监督发挥出更大的效果,是呈现在新闻媒体和国家有关部门议事日程上的重要课题。要想还新闻舆论监督一片纯净的天空,我们应当从问题的源头出发,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封口费"事件屡禁不止,不仅损害了记者的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也损害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利益。要彻底根治这一弊病,必须解决如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新闻舆论监督"之监督的缺失,力求对症下药,探寻一些加强监督舆论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山西“封口费”为案由,对“封口费”现象与记者的“有偿不闻”进行探讨。分析“封口费”现象的实质是“有偿不闻”。进而从新闻的真实性、新闻职业道德、媒体公信力、社会公正性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有偿不闻”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