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他的著名与《岳阳楼记》有很大关系。这不仅在于文章是滕请范仲淹写的,更在于文章内容与滕子京密切关联。原来,范滕二人谊属同年,情如兄弟,范仲淹曾经几次保荐滕子京为官,滕子京很有治事的能力,然而为官却不是非常清廉,司马光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的游记散文,珍品满目。如宋代苏东坡的《石钟山记》、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都是传世之作。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则是这个时期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它以写山水而寄寓政治感怀,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高度的哲理性。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后赤壁赋》、苏舜钦的《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和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一大批游记散文,融写景、写情、抒情、托志、阐哲理于一体,达到艺术和思想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3.
4.
岳阳楼记》是如何一步步推出观点,并表明自己对朋友的规箴之意的呢?这是学生理解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启发、诱导学生通过对文中的“明比”和“暗比”的理解来突破这个难点。首先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明比”。要使学生准确理解文中“明比”的内容和作用,应抓住文中的两个“异”。第一个“异”引出第一组“明比”,这便是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表现出他们“物悲则己悲,物喜则己喜”的情感变化,道出的是人之常情,为第二组“明比”铺陈蓄势。第二个“异”引出第二组“明比”,就是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迁客骚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二者的差异,突出古仁人的情操伟大而高尚。最后作者以古仁人自比,虚推古仁人,  相似文献   
5.
岳阳楼新记     
八百里洞庭湖水,三百字岳阳楼记。文章何其短也!生命如此长哉!一湖一楼一记,托举古城升值;一人一忧一乐,唤起天下共鸣。蒙童学子,无不诵其警句;志士仁人,大多受其熏陶。高山仰止,焉敢班门弄斧;名楼扩建,确需新手操觚。岳阳大邑,有滕公之遗风;巴蜀小鬼,无范相之椽笔。斗胆应邀,知难而上者,兹因时代变迁,风骚各异。天下已非帝王之天下,岳阳乃是公民之岳阳。  相似文献   
6.
唐朝柳宗元和宋代范仲淹撰著《捕蛇者说》和《岳阳楼记》,一位目光集中,一位眼界宽阔;一位情意凝重,一位思神纵横;一位援笔说蛇,一位铺纸绘景;一位意在进谏皇上减轻赋税,一位倾心规劝挚友克己奉公。二者内容有如此诸多不同。但是在社会影响上同为脍炙人口。最近,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了它们结构形式的异曲同工:两篇散文都是五个自然段,都分三层;第一段为第一层,第二段至第四段为第二层,第五段为第三层;各层内部对比写法,层次之间节节蓄势;最后抒议主旨,喷薄而出.  相似文献   
7.
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教师教学用书》上译为“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聚集在一起:水中的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查阅其他译本.大致如此。笔者认为.此种解释前半部分“沙鸥翔集”的意思是正确的.而后半部分“锦鳞游泳”的意思就有些不尽准确。  相似文献   
8.
范仲淹《岳阳楼记》写于岳阳,其理由有三:一是,求记与撰记间隔时间之长、记成后转递书刻紧张的时间问题和滕子京对所求之《岳阳楼记》的要求,及当时严峻的现实情况的需要,是范仲淹亲临实地作记的主要原因;二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此记写于岳阳的内证;三是,范仲淹在岳阳市云溪区置有田庄,乃其亲赴岳州作记的重要旁证。  相似文献   
9.
顾名思义,<岳阳楼记>本应是以记岳阳楼为主要内容的,这不仅是由文章的体裁所决定的,也是范仲淹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岳阳楼记》是我国传统人精神的一个表征,是北宋庆历之际时代精神的聚焦,是一群在政治上遭遇迁谪厄运的士大夫高尚人格凝成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