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诸多因素,造成陶渊明生平资料的严重缺乏,所以历代陶渊明研究者对陶渊明生年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汇总自陶渊明所处的南朝宋代颜延之至当代学人的大量相关论述并进行梳理,笔者把它们分成传统和创新两类,并对创新意见进行研读划分,希望能对人们进一步揭示陶渊明的生年之谜。  相似文献   
2.
1950年2月,我在上海诚明文学院中国语文学系毕业后,系主任顾颉刚先生介绍我到顾廷龙先生主持的合众图书馆工作。我在图书馆工作28年,计在合众3年,1953年合众捐献,改名历史文献后5年,1958年与科技、报刊、上图四馆统一后又20年,28年来一直在顾先生领导下工作。1978年我应颉刚师之召,奉调去北京后,与先生还常有书函往还;  相似文献   
3.
戚学标年谱     
戚学标,浙江太平人(今温岭),乾隆四十六年进士,自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十一年,这十三年间,任涉县知县。道光元年至道光三年,授宁波教授。多次在孔继涵家开馆,执教过鹤鸣书院、紫阳书院、崇文书院等。主要交往人物有洪枰、黄河清、宋世荦、孔继涵、徐秉文、赵希璜、崔述等。  相似文献   
4.
李怀民(1738—1793),山东高密人,清"高密诗派"领袖.出身名门望族.少年时代随父母寓居晋中6年多;回乡后习业应举,然屡试不中.中年奉母侨居广西岑溪县近5年.晚年闲居家乡.平生交游广泛,唱和频繁,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16,(5):58-61
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云"百诗著作尚有博湖掌录未见又徐健菴集百诗考据议论录之成帙署曰碎金以为谈助",该文字人民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几家出版的《云自在龛随笔》点校本其标点各有不同,致使文义产生了歧义,即《碎金》一书辑者,是阎若璩本人,还是徐乾学,或者是有关史料提到的卢日堂?本文通过对《阎若璩年谱》《潜邱剳记》《茶余客话》等有关于《碎金》记述的史料进行仔细辨析,明确了《阎氏碎金》的辑者应为徐乾学。  相似文献   
6.
与以往年谱“单记行事”,只记谱主好处,不说谱主坏处不同,胡适的《章实斋先生年谱》抓住谱主史学理论家的特点,全面深入挖掘谱主在史学理论方面的卓越贡献,也揭示和批评了谱主在社会伦理观念上的“卫道”偏见。这使本谱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也为年谱学开创了一种新的体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作的<胡敬斋年谱>是在清儒杨希闵所编<胡文教年谱>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胡敬斋文集、语录等材料增补而成的新年谱.此年谱的写作充分吸收15世纪明儒珍贵资料,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宝应朱氏后人、清代著名学者朱彬先生六世孙朱庆裴教授素承家学,文史功底深湛。退休之后,以古稀之年,属意乡邦及家族文献,穷数年之功,孜孜矻矻,继《宝应朱氏世代事略》一书之后,笔耕不辍,复撰就《朱彬先生年谱》一书。其阐扬家族文化及地方文化之功令人感佩,二书之出版,为研究清代学术及扬州地方文化者所不可忽视。然智者千虑或有一失,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误之处。笔者不揣谫陋,姑就二书中的疏漏之处择要列出并作以更正,以就教于朱先生及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9.
吴建屏 《中国索引》2005,3(2):22-24
本文简要介绍年谱索引的发展历史,阐述年谱索引的重要性、现实状况及内涵,并提出年谱索引中专题索引和主题索引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1月 回复一些教师的来信,希望教师们从用中学,学以致用,走创新之路。 5月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青年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纪念五四运动33周年,号召青年要有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