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魏葳 《新闻传播》2014,(3):96-97
"微博体"作为网络时代新兴的文化现象,其话语形式不仅在微博平台和网络空间广为传播,甚至也影响到了传统媒体的话语表达,形成了舆论空间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流行背后,微博体现象反映了新媒体传播时代中更深层的文化危机。基于此,通过分析"微博体"的特征与本质,结合该流行现象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和作用,解读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微博体"现象背后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2.
信息传播已经进入微传播时代,每个人都成为了新闻的播报者,在此背景下,微博体语言已经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的网络公民运用的表达工具,对这种工具作比较科学的剖析,必将越来越重要。从体式,内容和社会情绪角度三方面对这种语言加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隋岩  曾鼐 《当代传播》2014,(2):69-70
百字短文是微博区别于其他媒介的本质特征,也成为微博传播的动力。140字字数限制的微博体强调"短小凝练""一针见血",凸显出社会焦点性、文采性、智慧型、娱乐化、碎片化等传播特征,创造了"人人发声"的机会,极大拓展了个人被社会认知的可能,对信息的叙述传播及受众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时代,网民喜欢通过微博体来宣泄情感、传达心声和表明态度。文章基于30篇微博体语料,根据J·R·Martin等学者提出的评价理论,对微博体语篇进行了态度分析,以揭示网民在微博体书写中表达的态度意义及表现方式,并探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