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育豹 《湖北档案》2008,(11):40-41
1934年,革命戏剧家田汉激愤于民族危难,创作了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由于叛徒的出卖,田汉于被捕前仓促将剧本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写在一张包装香烟的锡纸上,托人转交共产党人、音乐家聂耳谱曲。  相似文献   
2.
年画与抗战     
年画是最普及的民间美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一般取材恭贺新禧、吉祥如意的图案,如《连年有余》、《五福临门》、《一团和气》等,也有取材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内容的,如《天师镇宅》、《八仙祝寿》、《王老虎抢亲》等,在我国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为了团结最大多数的民众抗日救亡,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必然为我党的革命事业所用。我党的艺方针是使艺成为整个革命机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艺术功用直接承继了“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广大民众要求抗日,国民党阵营也出现了一批主张抗日的军政界人士,他们纷纷向国内外宣传呼吁,或向南京政府请缨抗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日救亡热潮。在此抗日声浪中,冯玉祥怀着满腔热情四处奔走,积极发表抗日主张,并以实际行动促成抗战大局,成为“风头一时  相似文献   
4.
王凤阁,通化人。父亲是小学教师,幼年读过私塾,1923年投身东北军步兵第五十八团当副官,立志改变国家丧权辱国的局面,然而他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觉得难复其志,于是愤然辞职回乡。  相似文献   
5.
魏军 《时代教育》2007,(10Z):26-26
本文从音乐史的角度,对《战地新歌》的历史渊源、音乐特点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探讨,并对其在中国当代音乐史上所处的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广西抗日救亡戏剧运动的发展、特点,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在中国抗战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鲁南 《湖北档案》2010,(3):38-39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各地抗日救亡团体相继建立。云南省昆明市大中小学的女学生们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也纷纷组织抗日游行,要求奔赴前线参加抗战。游行开始时只有几百女生.她们手持小旗呐喊着过街穿巷。经过几条大街后,围观的女孩子陆续挤进了请愿队伍,最后竞形成了4千余人的浩荡大军.向云南省政府大楼行进。  相似文献   
8.
黄耕夫(1909年12月~2000年12月),浙江省平阳县人,在粟裕、李富春、李克农等人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历任闽浙边临时省委秘书长、抗日救亡学校教务长、哈尔滨市公安局局长、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局长、  相似文献   
9.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各界一致奋起,同声抗日.在这场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活跃着一支装束奇特、贡献奇伟,却又鲜为后人所知的队伍--童子军.  相似文献   
10.
苏州七日记     
20世纪三十年代,在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活跃着一批年轻的共产党人. 1936年11月.救国会七位民主人士因爱国有罪,先后被捕,拘押于苏州高等法院看守所.顾留馨时年28岁(属共青团系统,领导人陈国栋、吴雪之),奉组织之命,不畏强权,积极参与营救活动.后与顾准、雍文涛等编入同一党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