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石 《武当》2005,(8):29-29
赵堡太极拳代理架有七十二式,由于入室弟子的拳式是师父在传授中掐尺等寸手捏手教出来的,故此架又称为“尺寸架”。尺寸架之理论指导以赵堡拳谱《九要论》为圭臬,一招一式都有一定的位置,非常严格。由于历代大师及成手皆得益于尺寸架的锻炼,故必须提及尺寸架的规范行拳路线。今限于篇幅,仅以起式和金刚三大对为例,晓以尺寸规矩,以谂天下同道。尺寸架的一举一动,身、手、步都有它的准确位置,如做不到,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如身法、步法、手法的配合位置。  相似文献   
2.
张洪国 《武当》2004,(2):38-40
拳谚日:远用脚踢,近用肘膝。膝和脚为腿部的两大进攻武器。膝法宜近身撞击,脚法宜中远距离攻击,膝法和脚法可组合诸多连环腿法。具有动作简练,快似疾风,攻势凌厉的特点。现整理出膝脚连杀十二招,供腿技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雨泽 《精武》2005,(5):16-17
习武自卫一道,起初则举手投足不逾规矩,继而求以心意出招,至武艺初成,则行动坐卧之间攻守自如,皆可随心所欲。本文为您介绍——  相似文献   
4.
燕尾单刀     
“燕尾单刀”是南派少林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武术套路,相传为宋时武松所传。因其刀风凌厉,气势勇猛,辗转灵活且裹身进退潇洒自如;充分显示了刀法吞吐沉浮,雷厉风行,刀走黑的风格,所以深得武术界同仁喜爱。清末明初,该刀法在古城金陵武术界十分盛行,长江中下游一代流传也甚广,至今江南老一辈武术名家中,深谙此技者仍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5.
刘登信 《武当》2005,(6):10-13
第三节19.单腿悬躯①身体微右移,右足尖内勾45度,复坐实左胯。同时,右拳外旋,从左往右划一小平圆,拳心朝上。左拳心朝下伏于右肘内侧。提右足向右后方铲出,右足跟先着地,腿成大仆步。两拳变掌。右掌顺右膝内侧下插至右足踝骨处变掌心冲地,掌指向右。左掌心朝下含棚劲,略高于肩,挺伸于身体左侧,(图109、110)。②腰胯右旋拧,蹬左足,身体重心右移成右大弓步式。同时,右掌心冲地顺裆腿内侧上抄至右肩前平举,掌心仍朝下。左掌心朝下随动在后与右臂顺直成担山式。以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战争经验,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军事指导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实践中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还广泛地渗透于现今的外交、商业、管理等领域,并指导着它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十九、乙右跨步斜斩剑,甲提右膝下拦 乙右脚向右侧上方跨步,右转体46度成右弓步,重心落于右腿,左腿自然蹬直;同时,右手持剑向上向左再向前右下弧行斩剑,置于右膝前,上身略前探,手心向下。左剑指弧形环绕向上停于头部左上方,手心向外,目视剑锋(图20)。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物都有智、准、狠、稳、快5项基本能力值,每升1级可以有3点能力点供分配在这5项基本能力上。加稳增加HP,加准增加命中率,加狠则增加很多招式的攻击伤害,加快增加闪避和体力.加智则增加幻道攻击咒的伤害以及诡流的某些招式伤害。每个职业加5项基本能力值所增加的实际命、体、气不相同,更增加了职业之间的区分。  相似文献   
9.
吴家新 《武当》2008,(10):26-27
该文来源于1976年48式太极拳创编后的一个汇报材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年创编48式太极拳的一些指导思想、创编思路和原则立意。它对于我们今天整理中华传统武术,积极普及推广中华传统武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当然由于受时代限制,48式仅侧重了拳法和招式连贯,拳理介绍较少,以至于影响了太极拳传统精神的传承,这也是我们今天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每天清晨,人们只要路过济南市槐苑广场,就可以看到一位精神矍烁、鹤发童颜的老者在练功。他那老而弥健的身板、行云流水的招式,常常引来观者的一阵阵掌声。这位老人就是被济南市体育总会和济南市形意拳研究会授予“著名形意拳家”荣誉称号、今年已是103岁的李静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