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企业风险资本 所谓企业风险资本(CorporateVenture Capital),指的是非专业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所作的风险投资。这是80年代美国极为风行的一种投资形式,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也具有极大的推广性,而且可以预料它将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事业中占据主要的位置。 通常人们把企业风险资本称为企业资金计划或非金融界企业的子公司向目标企业的"直接投资"。这种投资  相似文献   
2.
探析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界定了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的主体、内容、类型,以及规范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的适用边界,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具有一定推广性的五阶段培训模式,以增强这种培训的适用性.同时,本文在肯定校企合作订单培训价值性的基础上,从学校和企业角度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七大改进措施,以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为建设精品课题。引领科研方向,加强学术规范。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国民教育科学素质。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和气派的教育科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全国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让全国教育工作者共享知识财富,共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贡献。从本期开始。在《当代教育论坛》专设“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栏目。陆续介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16,(25):75-77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于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互联网领域广告管理的第一个部门规章. 互联网广告的识别性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澄清了许多问题.这部规章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是指通过网站、网页、互联网应用程序等互联网媒介,以文字、图形、音频、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间接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这个定义几乎把互联网上的一切带有商业推广性质的行为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5.
发表在中国宁波网的网络时评《"老何说和"说了些什么?》荣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章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新闻嗅觉,针对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普遍存在的社会管理问题,介绍并论证了一条可供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参考、具有高度推广性的解决路径,充分体现了新闻评论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的指导作用,是一篇真正有利于解决问题、促进社会  相似文献   
6.
教育研究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是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需要精心地进行随机处理,后者却只是"自然"地采用原始群体,缺少随机组合,潜在地影响着准实验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因此涉及到准实验的效度问题时,需要对实验组的对等性和实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7.
2009年河北省中考的第17题:如图1,等边A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cm.  相似文献   
8.
铁俊 《现代传播》2015,(3):157-158
网络公开课是以教育资源共享为目的、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全球优质资源的公开教育课程,它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相对单一的授课方式。网络公开课的示范性,体现为公开课充分展示了崭新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形式;网络公开课的研究性,体现为公开课的课前、课中、课后要进行经常性的研究和设计;网络公开课的推广性,体现为公开课具有引领教学实践的积极作用。随着网络传播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学  相似文献   
9.
黄启林 《教育导刊》2004,(19):59-61
2000年我们争取机会加入了由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主持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研究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的研究行列,成为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的一员。回顾我们当初加入课题研究的初衷,大致有以下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
金琪 《现代教学》2015,(6):51-54
学优生即一般意义上的好学生,通常指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是上海市一所优质民办学校,由于初中或高中均存在择优招生的可能,因此,学校客观上存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即学优生群体。如何立足学校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为此,笔者开展了长达数年的高中学优生校本化德育实践研究,不断了解这一群体本身对德育的期待和要求,探索出一条新时期高中阶段学优生德育管理的路径,总结提炼了具有推广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