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犯罪新闻报道容易与公民的名誉权产生一定的冲突,引起各种名誉权纠纷,很多记者因为报道犯罪新闻出现侵权被告上法庭。新闻媒体应该学会事先的预防和事后的抗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语录     
《教育》2011,(9)
政府要多讲教育投入,教育界要多讲教育改革,两股劲合到一起,这样就碰到一起了。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与几位教育界的人士讨论教育改革的话题时说发展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就业,摆脱贫困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就职业教育问题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3.
网络痴迷为哪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呈现一天下午,初一(六)班班主任急切地找到我,说他们班的陶陶近来痴迷网络,不但上课不专心,还时不时地逃课,希望我能帮帮他。在班主任的引荐下,我们相约下午放学后在咨询室面谈。  相似文献   
4.
赵彩峰 《课外阅读》2011,(8):194-195
超重、失重现象是常见的物理现象,是学习完牛顿运动定律后的知识迁移和应用,是重和典型的应用知识点。超重和失重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并且和航天技术紧密联系,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但是,由于同学们对超重和失重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因而不容易建立正确的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有时甚至形成错误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超重和失重的误区,摆脱对超重和失重理解的锗误模式。  相似文献   
5.
晚唐五代文人词专写女人、相思之类的内容,一、二百年来逐渐向涂饰、雕琢方向发展,几乎走向末路。直到李煜,才把词从狭窄、虚浮的内容和风格中突破出来,并把词作为抒情的工具,扩大和提高了词的表现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为宋词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学认为:时间是管理的要素之一,能否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有效地利用时间是衡量每个管理者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下,常常听到很多校长喊“忙”,几乎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驾驭不了时间。有鉴于此,校长应如何摆脱“疲于奔命”的状态,降低时间成本,用较少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孤独感是个体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与之交谈,没有可以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感到与世隔绝,被世人所遗弃所拒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主观体验。这种感觉最大的危害是使人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者甚至悲观厌世走上轻生的道路。孤独感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21,(4):2-3
8集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播出2月18日至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8集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在央视综合频道、农业农村频道首播。该片以政论和纪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诠释“中国脱贫攻坚战是如何打赢的”这一主题。系列节目《寻找古老的中国》播出2月13日起,央视科教频道《考古公开课》栏目特别制作的系列节目《寻找古老的中国》开播。节目以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重大成果的考古项目为主要目的,聚焦国家文物局推出的“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  相似文献   
9.
梦里.那沉痛忧郁的哀乐旋律萦绕心头,刻骨揪心的愁绪说不清.道不明…….陷于无法摆脱,也无需摆脱的情境之中,如同血拴的情拴,堵塞了凝固的困扰,总感到朝柱书记走得太匆匆,太匆匆……!梦醒来,心情还是那么的沉痛,怅惘之情久久挥之不去,朝柱书记关心花灯艺术发展,所作的指示、所提的意见,接见我们主创人员那可蔼可亲的音容笑貌……点点滴滴,桩桩件件、节节幕幕……我们都记忆犹新.深刻脑际。  相似文献   
10.
一位来自台湾的哈佛女孩,大学毕业后没有去华尔街和联合国工作,而是来到青海省北部的贫困地区,与当地牧民一起凭借牦牛致富。这位具有社会责任的"时尚织娘",不仅让无数藏民家庭摆脱贫困,她本人也在一个新鲜的创业领域猎获了惊人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