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7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叶 《视听界》2008,(1):69-71
作为国内专业化广播频率发展中的先锋力量,交通频率的内容专业化发展、广告经营空间拓展一直走在广播行业前列。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私人汽车保有量的规模日渐增大,交通频率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告传播价值日益凸显并得到广泛认同。2007年广播市场中,交通频率依然表现出强劲实力。  相似文献   
2.
杨叶青 《视听界》2008,(3):88-90
尽管交通的大发展给广播的移动收听带来了新的格局和契机,但“车轮子拯救了广播”的说法对中国广播来说仍然是不确切的。反之,广播以其快捷的传播方式、伴随性的媒体特征,“拯救”了千千万万途中人的耳朵,抚慰了他们躁动的心绪,动态地改变着他们对车窗外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广播使车辆这一纯粹的交通工具,一变而为文化空间和情感通道。为交通办广播,也使广播自身把移动收听的便捷性发挥到极致。中国的移动收听市场正展现给我们越来越大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3.
成功 《中国广播》2008,(4):78-78
《午间新闻播报》节目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2006年1月1日开办的一档新闻节目,每天14:00~14:30播出。  相似文献   
4.
传媒点击     
子川 《新闻记者》2006,(4):59-59
《哈里斯互动》(Harris Interactive) 【2006年3月15日报道】调查显示,10个美国成年人中有7个每周至少收看数次由广播公司制作的电视新闻,只有215的成年人经常收听卫星广播节目或阅读全国性报纸。尽管广播电视新闻似乎仍是最受欢迎的媒体。但有64%的成年人每周数次或每天上网获取新闻.63%的人阅读当地日报。54%的人收听新闻广播,37%的人收听谈话类广播,19%的人收听卫星广播,  相似文献   
5.
收听率是由目标听众收听率加上连续收听率和游离听众收听率组成的。细心的业内人士在研读收听率报告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具有较高收听率的节目,它的连续收听率一定也比较高,存在一个较大的连续收听听众群,而收听率高的节目周围也会有几个次高收听率的节目存在,组成一个高收听率“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频率有连续收听听众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广播电视新闻播音表达形式上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之议。传统意义上的播音是播音员依据文字稿件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的二次创作,在完整、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表达形式上更侧重于播读。近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电台都已经开通了手机短信接收平台,听众可以一边收听广播,一边通过短信与电台主持人沟通,实时发表意见以及评论,投票或表达自己的收听需求。电台的主持人则可以在短信平台上看到听众发送的短信,即时选择或调整合适内容在节目中播出。它的优势体现在与广播的结合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的速度更快,节目内容更丰富。与其他任何传播手段相比,短信在效率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点对点,随时随地,没有空间、时间、数量的限制,是对操作人力的最大解放。听众成为了内容的生产者,成为广播节目的内容提供者。比如,在广播…  相似文献   
8.
张渤 《中国广播》2016,(7):47-51
收听率既是广播广告市场实现二次售卖的"统一货币",又是各广播媒体开展节目评估的重要参考。本文在梳理收听率调查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音频传播技术加速迭代、收听终端日趋多元的媒介生态为背景,重点论述收听调查技术革新的技术图景及其为广播媒介价值提升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同学少年》2012,(5):50-51
一队伐木工人进驻高山林区。由于山上的气温与平地相差极大,又得随时提防因大雨而造成的山洪暴发,他们一直非常关注天气的变化。在林场的日子久了,伐木工人和当地的土著渐渐熟了,他们发现,土著有一种特殊的本能,即能准确地预测天气,  相似文献   
10.
高枫 《视听纵横》2005,(4):58-60
广播的常态节目,意即日常播出的节目。常态节目是塑造频道品牌、提高频道社会影响力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移动收听时代的到来,专业音乐广播又该从何处入手,提升常态节目水平,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