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谢灵运的《拟邺中》以建安时代邺下诗人为模拟对象,成功地模拟了曹丕记忆中“欢愉之极”的生活。但是,在拟诗中的诸子放弃了各自的理想,安于享乐生活,且忽略了曹氏父子与邺下文士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邺下之游是存在于曹丕脑海中的完美记忆,而谢灵运却将它扩大为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群体的集体性完美记忆。  相似文献   
2.
小编荐书     
《同学少年》2011,(1):49
《相遇》[捷克]米兰·昆德拉八十一岁高龄的昆德拉再次提笔创作,在与那些文化大师神交的同时,算不算是与书迷朋友的再一次相遇呢?  相似文献   
3.
项雷达 《文教资料》2011,(36):141-143
公文发展到北宋,始于后汉并一度盛兴不绝的浮靡文风经由北宋文人政治家的努力,得到了彻底的改革。儒家思想在北宋的复兴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政治家.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政治中,而作为政治运转的重要载体.公文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这种文人政治的精神烙印,并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形成了北宋公文一个鲜明而独特的标记——文士风格。从北宋文人的文章观念、公文的行文特点以及情绪风格,即可了然文士风格在公文中的体现,并对北宋文人政治的特点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有四个等级,从上到下依次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孔子、孟子、墨子、老子这些人都是士。有文化的士是文士,有武艺的士是武士。文士可以给人家当秘书,武士可以给人家当保镖。  相似文献   
5.
晚唐五代著名诗僧贯休一生游历四方,交游众广。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南方,和他交游往来的有数十人之众。其中又以诗人文士居多。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制度风气开明的封建王朝,其中仍有一些诗人因诬陷馋毁、思想言论激进、诗文创作不合时宜、政治斗争失利等原因负罪,从而导致了他们人生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7.
文士阶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大奇景,《三国演义》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将当时文士们的政治抱负、处事原则、个性特征以及人生轨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刻画。人尽皆知"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规劝,却疏于体认文士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个人价值与天下国家深刻关联,故而"功成、名遂、身退"才是终极追求。以此观之,《三国演义》中的文士们大都未得全身:司马徽为代表的隐士们虽于乱世中得以保全性命,却空负才华未得施展,算不得全身;诸葛亮为代表的谋士们积极入世一展才华,又皆无法逃避自身的工具性价值而难求善终,更称不上全身。全身之道难得,究其根源,并非文士们无一例外地匮乏保身智慧,而在于中国古代政治现实与政治理想之间的重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公元4世纪末,拓跋鲜卑入主中原,作为政权基石的宗室阶层便开始与汉族士人进行广泛的往来。随着北方社会发展与民族融合,这种交往日益密切,并逐渐打破固有偏见和隔阂,使宗室成功跻身汉族精英社交圈。宗室接触的对象主要是保守务实的北方学者,频繁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宗室群体文士化、贵族化的进程,也使北方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相似文献   
9.
传主的时代性与社会性构成了类传存在的合法性,不同类传的设立与否因时代而异.范晔《后汉书》较之《史》《汉》,新增了《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七篇类传,这七篇类传的社会性与时代性体现在:立传数量与种类具有涵盖东汉朝野人物的全面性;传主选择以传主所处时代的公论作为标准;写法上多用附载法,且能类从中犹见“细意”,从而从时间、空间的二维角度全面反映人物情况.此外,七篇类传对前继承了《史记》传统,对后又完善了类传体例,其立传标准又受到了范晔“耻作文士”的主观情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代泰山及周边地区文化昌达,涌现出大量文人学士。这些文士依籍贯和活动区域不同可大致划分为本地型、周边型和活动型三大类。通过诗酒酬唱、畅游山林、臧否人物等方式,泰山文士构筑了广泛的社会交往网络;与女真贵族、外地文士、道教人士的交往拓展了泰山文士社交网络的空间。泰山文士交游网络的构建与拓展不仅有利于北方各地区的民族融合与社会信息交流对于传承并发展泰山文化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