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5G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媒体工作开始向智能化转变,智媒时代降临。智媒时代,传媒行业在进行重构的同时,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人才培养方案落后、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低的多重困境。在智媒时代的背景下,只有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师资力量、教材教学、培养方案、实习实践等多个方面不断优化创新,做好传媒人才培养与智能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才能培养时代和社会发展实际所需的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2.
融媒体时代以互联网平台、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通过整合资源、内容、渠道与利益有效提高其竞争能力、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致使传统纸媒陷入被动局面。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再造运作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当前纸媒行业亟待研究的热点问题。纸媒需面向市场环境进行自身运作模式的反思与更新,结合融媒体时代特征与用户需求变化情况进行内容产品生产过程以及自身经营模式的调整与创新,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面临的挑战进行简要分析,围绕建构垂直落地渠道体系、完善中央厨房运作模式、确立多元经营发展方向、探索智媒发展策略四个层面,探讨传统纸媒运作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纸媒在融媒体时代的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2019年是中国5G元年,媒体生态机制将发生进一步深刻的变化,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互联网移动媒体必须及时增强紧迫性和主动性,与新技术、新应用、新机制齐头并进,加速打造适应5G移动互联时代发展的新型主流媒体新格局已然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课题。目前,我们正在逐步形成"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也必将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平台打造、产品创新及智媒应用等层面,给传媒业带来一场深刻变革。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作为江西省内互联网媒介第一大平台,一直活跃在媒体融合的前沿阵地,借力5G发展新机制,又将完成怎样的蝶变?  相似文献   
5.
智媒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关注受众的需求,成为当今媒体关注的重点。人工智能化将更大限度拓宽信息源,创新传播方式,提高受众满意度,转型为服务型社会治理,建立在服务上的管理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治理方式。服务型社会治理将促使国家拥有更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浙江高质量建设“两个先行”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智媒参与引导基层民生舆情有利于降低负面舆情的影响,对舆论引导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表现在内容、保障和关键指标上。本文概括了智媒时代基层民生舆情引导出现的环境复杂化、形式多模态化、舆情显现情感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提升数智技术应对舆情引导环境复杂化权重、丰富智媒参与基层民生舆情引导的载体与内容、完善智媒参与基层舆情引导的共情传播机制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传播技术、传播媒介、传播对象等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虚拟主持人、AI主播的出现对传统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地位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如何更好地实现主持传播的有效情感链接出发,以通感理论为切入点,分析通感理论对主持传播的影响,阐释通感理论在主持传播中的应用,从传播主体融合、技术壁垒突破、传播空间拓展等三个方面探索促进主持传播形象建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小漾”作为省级媒体推出的首个数字主持人,开创了AI虚拟主播常驻周播综艺节目的先河。通过对“小漾”进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电视媒体对AI虚拟主播的应用具有“视觉化消费”潮流下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机器人”身份认知下的共性与特性的交织以及“人格化”的人设塑造下现实与虚拟的接合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功能、建设、伦理、法律等层面的困境与局限,要打破技术壁垒实现人机协同、明确目标定位加强交流协作、重视媒介伦理避免技术滥用、完善法律规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推动智媒融合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隽 《传媒》2023,(2):59-61
智媒时代,在信息技术的全面赋能下,短视频新闻凭借即时性、交互性、碎片化等优势,全面嵌入生活化场景,完成了视觉权力对个体生活的规训,带动了新闻传播范式的整体转向。面对全新的传媒生态,如何把握短视频新闻视觉传播的技术逻辑、传播特点、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以尽快完成短视频新闻的时代转型,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效能,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王慧敏 《中国传媒科技》2023,(11):119-122+131
【目的】探索智媒背景下,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的重要意义、实践进路与风险防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结果】主流媒体发展数据新闻,一是要掌握数据主动权,警惕新闻泄密;二是要祛除数据客观性迷思,警惕新闻异化;三是要辩证看待可视化,防止新闻故事虚化。在数据新闻的发展与提升上,一是应以新闻的建设性为基础,涵养新闻的服务功能;二是应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核心,强化记者的职业素养;三是应以新闻的视频化为方向,聚焦消费的场景化。【结论】发展数据新闻对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具有重要意义,主流媒体要坚守好数据新闻作为新闻的根本要义,坚守主流价值观;要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数据新闻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革新,推动数据新闻更好地服务于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