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编入课本时,编者对文章进行了删节,删去了"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前面的四段文字,删去了"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前面谈"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那部分文字。笔者以为,作为课文,为突出重点,将前面四段删去是可行的做法,但把谈标点一段删去,则似乎欠妥。理由有二:一是谈标点部分与谈暗示性部分一脉相承,删去,影响了文章  相似文献   
2.
论声韵在现代诗歌中的暗示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是语言艺术中最具形式感的文体,音乐性是其最重要的形式特征之一。本文从文本入手,论析声韵要素在现代诗歌中所具有的性质和发展了的功能;选择具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调质表达心灵的奏鸣;声情相谐展现情感的形态;用叠韵造成特效扩大音乐的暗示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讨了高兴、生气与伤心这三种情绪对4岁儿童记忆受暗示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在伤心、高兴和生气状态下的记忆受暗示性有显著的差异。(2)儿童具有情绪易感染性的特质。(3)儿童在伤心、高兴及生气状态下记忆的准确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正>一、儿歌的开发儿歌,富有情趣,寓教于乐。一是缓解学生压力,强身健体;二是唤醒潜意识,激发求知欲;三是积累知识、点燃灵性;四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加人格魅力;五是培养学生虚心好学、敏感关注的习惯;六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七是训练语感,披情入文,释放自我;八是在娱乐中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儿歌具有多重开发价值,在医学、交际、人文、地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调节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准。借助提问营造积极的、活跃的、有创意的课堂气氛,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一、把握课堂节奏,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时候还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气氛。一般来讲,课堂提问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课前预习暗示性提问、导入新课诱导性提问、课间引导启发性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教师应根据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学上讲,暗示,就是凭借语言、表情、眼神、手势、体态动作等方式,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使对方不假思索地接受某种心理影响.暗示,是人们心理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每一个人都能向别人施行暗示,同样也都能接受来自他人的暗示,这就是人的可暗示性.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是被医生吓大的,尽管我们不愿意,医生也未必愿意。在医患关系中,只有具备一颗不接受负面暗示的心,只有不被别人贴给自己的标签左右,才能分清事实与假象。  相似文献   
8.
尹红 《辅导员》2012,(Z2):122+108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接受暗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人群中,妇女与儿童的接受暗示性比男性更高。暗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比如,孩子在玩具柜前赖着,非要买小汽车不可,躺在地上打滚、撒野。一位妈妈心一软,答应了,这就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下次还可以用这个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同样的事情,另一位妈妈对孩子的耍赖毫不理会,妈妈的行为暗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师的指导语言既要具有科学性、形象性、鼓动性,又要具有暗示性和幽默感。如何体现这些语言特色,笔认为体育教师必须掌握语言规范的五字要诀——理、据、度、情、趣。  相似文献   
10.
一、暗示——降低高度1.回顾"凑十歌"2.出示图片,计算三角形上三个数相加的结果,请学生说说怎么思考的。以上的教学片段是为接下来学习"9加几"作铺垫的。但不难发现,"凑十歌"也好,把三角形上的三个数加起来也好,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暗示学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如第2环节把三角形上的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