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810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马逊在新款"火种"阅读器上增加了文字/语音转换功能,读者称赞有加,而拥有9000名会员的美国作家协会却抗议声不断。其实,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早就带有文字/语音转换功能,现在网上免费的文字/语音转换软件随手可得。早在亚马逊推出第一款"火  相似文献   
2.
3.
应尽快建构我国盲人有声读物服务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概述我国盲人读物服务现状和问题、介绍美国盲人及残疾人国家图书服务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设我国盲人读物服务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媒体中直接出面与受众打交道的最活跃的人,是集社会性和人际性于一身、具有亲和力的传播。他们在节目中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有声语言传播信息、串联节目、表述观点,与受众平等沟通交流,驾驭节目进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平台经济学理论与商业模式理论,以价值洞察—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为研究思路,对我国网络有声读物平台演进历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有声读物平台商业模式的转变呈现出价值洞察平稳化、价值创造精细化、价值传递多元化和价值获取多边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展望了网络有声读物平台商业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通过独家版权开发获取价值创造独特性的版权,利用新兴技术提升单一归属性的内容生产者数量,通过社区氛围营造打造强网络效应的社交关系.  相似文献   
6.
演讲和朗诵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广泛开展的口语表达活动,它们都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诸如要求运用规范的口语,必须具备一定的感情,要注重态势语的运用,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等等。因此,许多人,甚至是演讲大赛和朗诵比赛的评委们也会混淆这两种口语表达形式,其中突出的表现是给朗诵意味十足的演讲打出高分。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广播电视新闻播音表达形式上存在着“传统”与“现代”之议。传统意义上的播音是播音员依据文字稿件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的二次创作,在完整、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表达形式上更侧重于播读。近  相似文献   
8.
张颂 《现代传播》2004,(6):42-45
本文认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学的传承和普及 ,集中体现在传媒语言的规范化和吸引力上 ,并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功能和文化导向作用。因此作者从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语言传播的重要地位和有声语言的个性把握三个方面论述了传媒语言引领价值的本土意义。同时 ,结合我国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给予了必要的关注与反正。  相似文献   
9.
孙怡 《新闻与写作》2004,(10):44-46
广播是以有声语言、音响、音乐为传播载体的现代媒体,而广播中的少年儿童节目则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智力开发和  相似文献   
10.
李淼 《中国编辑》2018,(9):76-80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音频作为新的媒介形态迅速崛起,并带来数字化有声阅读和知识付费的热潮。本文从媒介实践视角切入,考察移动音频的生产制作与传播过程中深刻嵌入的互联网社会特性,认为其激活了现代人移动生活的多维场景,满足了碎片化传播时代的知识共享诉求,在以主播与听众互动、以知识IP为节点的网络扩散中引爆社群,带来融媒场景中的数字"新声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