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氓》与鲁迅的小说《伤逝》都是对爱情婚姻悲剧的吟唱。文章从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探求出产生悲剧的相似背景——新旧道德的转型期,同时阐述了两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工作的重点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但对国际形势的估量却还是老看法。对此,李一氓和宦乡向中央提出不同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近日读到赵红老师的《我读(诗经·氓)》(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10期)的文章,文中有一句话:“氓上门来求婚,婚姻是人生大事,更何况还是在那个讲究封建礼法的社会里。”对作者的这个观点,我总觉得不妥,特提出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起点。它是一幅反映周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风俗长卷,涵盖了诸如劳动、爱情、战争、婚姻、徭役等方面内容。诗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独特,如高中人教版所选的《卫风·氓》中的无名氏——氓。在这首诗中,作者对氓的塑造可谓不施"粉黛",独具匠心,形神跃  相似文献   
5.
《诗经·卫风·氓》中的“氓”应为“自他归往之民”,即外来移民;《诗经·小雅,采薇》中“不遑启居,牙严犹之故”中的“启居”,其义应为作息,即过正常生活。徐本《大学语文》文选中的两个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李一设计     
《中国科技信息》2004,(10):25-26
你见过用电动机作动力源的微型汽车吗?只需充几个小时的电,即可行驶三百余公里,不仅运行成本低廉,而且不污染环境,这样的汽车是否会让你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7.
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前言中说,一个作家如果只会“严格摹写现实”,只能成为一个或多或少忠实的画家,“可是,为了得到凡是艺术家都渴望的赞词,不是应该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社会表现的多种原因,寻出隐藏在广大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的意义么?”巴尔扎克所说的“意义”是指作品的思想感情、教育功能、审美感受,类推以后,我们发现它也“隐藏”在诗歌《氓》与《采薇》中的“人物、热情和故事里面”,读者透过“典型化”的真实的生活感受到美。  相似文献   
8.
周代是我国礼制的开始,在婚俗观方面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本文就从《氓》这一首叙事诗来了解周代先民的婚俗观。分析在这样特定的婚俗观下人物的命运走向。  相似文献   
9.
“嗨!你有痛苦卖吗?”那个迎面走来的人笑着对李一说。李一分明看到了他眼里的不怀好意,可还是好奇地停下脚步,在瞬间装出满脸哭相对那个人说:“您来得正好,我这会儿痛苦得都快不行了。请问您给什么价呀?多少钱一斤?还是按两卖的?”  相似文献   
10.
“乘彼堍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诗经)两首》中的《氓》诗里的句子,课文对‘复关”的注释是:“复关,卫国地名。指‘氓’所居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