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影<色·戒>赚足了观众的眼球,也将李安推到了风口浪尖.李安对"色相"意料之外而又情感之中的视觉化呈现,以及.色相"与.戒止"之间的撕扯挣扎与博弈,都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2.
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是我国惟一的A类国际电影节,今年已是第九届。从规模来看,这次电影节达到了其历史的新高,除了有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亲自领衔评委会,李安、成龙、徐克、陈凯歌,顾长卫等著名导演到场,各国影星云集,参赛影片的数量也达到746部,比2005年增长了42.3%。似乎冷清很久的的上海电影节开始出现了繁荣的曙光。然而,一派风光仍遮不住其境况的尴尬和苍  相似文献   
3.
台湾电影导演李安的电影在商业娱乐包装下延伸出较浓厚的文化蕴味,特别是其导演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影片),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期待.  相似文献   
4.
李安的色与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戎戎 《新闻世界》2007,(11):33-34
《色·戒》的海报最终确定时.李安在“色”与“戒”之间加上了一条分隔线.代替了原来的“,”。他觉得,张爱玲的原意,应该是这样的:“她只是把它区分;它原来应该是个句点,当时,出版商因为以前用过这种用法。所以为了要区隔.就给它打了一个逗点。我觉得,应该按照她的意愿做一个区隔。”[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美满姻缘:武术与电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玥 《中华武术》2002,(6):40-41
在新世纪的春天里,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一片夺得四项奥斯卡金像奖。  相似文献   
6.
烨子  王巍 《音乐世界》2007,(23):136-139
李安导演的《色·戒》近日在内地上映,一股浓浓的老上海情调随之袭来。新人汤唯在电影中的造型令人惊艳,恍惚间仿佛时光倒错,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时下复古的风潮正席卷世界影坛,许许多多的明星都热衷以复古的造型来展现自己的魅力。本期 Easy 特别为你解密这股劲吹的色·戒复古风。  相似文献   
7.
感性与理性的冲突是李安电影的精神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李安用它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人性最本真的矛盾,也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部经典的道德佳作。  相似文献   
8.
李安再次荣获奥斯卡奖时,他很快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即掀起“李安热”。各种关于他成功的故事层出不穷,目不暇接。我认为李安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这也成就了李安——一个与众不同的李安李安曾说:“我的左脑是中国思想,我的右脑是美国思想。”从《饮食男女》《卧虎藏龙》《断背山》到如今的《少年派》,李安导演过很多题材及不同类型的电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由张爱玲小说重新改编的电影会越来越多,这是张爱玲小说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诠释其小说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色·戒》与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对比二者的艺术技巧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米彬彬 《科教文汇》2014,(23):150-151
李安作为成功的华人导演,在美国电影节频频获奖,本文试图借助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理论揭示李安成功的秘诀。并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为例,发现李安从电影题材选取到主题表现都与新历史主义者提出的对主导话语权的“颠覆”与“含纳”存在相似之处。影片中,主人公与老虎相伴的故事可以看作是李安“颠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下将动物客体化的狭隘思想。但这种“颠覆”却又相当不彻底。最终,“颠覆”还是“含纳”于李安对人类理性的赞美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