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公诉案件审判过程中,法官对控辩双方所提出的证据出现疑问,要休庭进行调查核实.此"调查权"是法官的"自向证明",是审判职权的积极运用.目前来看,法官该权力的行使有一定的必要性,是我国当前刑事诉讼模式的要求,实体公正的体现;但同时也要在调查目的、条件、时间、方式、手段等方面做严格限制,法官要明确此调查仅为裁判职权的例外,是在用尽庭上调查证据的一切手段后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议稿条文五、[媒体的审核责任] 问:因报道失实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确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的侵权责任? 答:因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未尽到合理的审查核实责任,致使报道严重失实,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构成名誉侵权.  相似文献   
3.
4.
5.
6.
查核避让行动的有效性 ,是船舶避碰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拟就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闫艳 《传媒观察》2023,(5):57-62
本文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传播论述的原著文字,查核中译文,发现个别中译文减损或曲解了原著文字内蕴,造成误读。笔者认为,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论著,除了阅读中译文外,如果条件许可,最好再用原著文字对中译文做查核,以便跨越母语的藩篱,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丰富、饱满的本来思想。在这样的学习、对比、校正过程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观点背后呈现出的历史脉络以及不同概念的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