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明 《新闻三昧》2006,(3):41-41
上海《解放日报》2005年12月10日3版《金色智慧》一文中,作者说:“2004年来沪参加世界桥协会议国际桥梁专家们,不顾寒风凛冽,在船舷上一站两小时,不愿将视线从东海大桥转移。”船舷,是指船体两侧的边儿,这种边儿的上沿很窄,仅几厘米宽,上面是不能站人的。尤其当轮船在大海上航行时,风急浪大,颠簸起伏,船舷上更不能站人,站片刻都不行,何况两小时!据笔者猜想,上述“船舷上”恐怕是“船舷旁”之误。站在船舷旁,也就是站在甲板上,紧挨着船舷,或者手扶着船舷,通常是不会有危险的。□这里不能站人@光明  相似文献   
2.
3.
公路是运输的脉络.桥是彼岸此岸连接的纽带,每当我看到都市里那宽敞平直的柏油路时,脑海里会自然地浮现出家乡那条凹凸不平.窄得可怜的乡村马路.心里很不是滋味。还有都市里那富有艺术感的立交桥,有圆的.有弧形的、有“W”形的,还有双层的,我就想,是哪位出色的桥梁专家设计的,好伟大呀!此时,我自然会有一股从业于路桥的冲动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4.
一支新的歌,更好的歌, 啊!朋友,让我替你们制作—— 我们要在地上? 建筑起天上的王国  相似文献   
5.
爱国的表达     
2013年12月4日晴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23岁时在美国获得了工科博士学位。许多大公司以种种优厚条件要他留美,并说:“科学无国界。”面对洋房洋车,茅以升泰然处之,说:“虽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相似文献   
6.
[小引] 桥是什么?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板,陆地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一座古桥, 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入“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充实和丰富馆藏档案资料内容,南岸局于2005年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档案资料集中征集活动。共征集文稿89篇、字画10幅、照片652张、光盘20张、牌匾33块、奖杯7个、荣誉证书7本、锦旗2面、纪念品5件、票证153张、代表证47张、印章92枚。其中,不乏珍贵文稿、图片和实物。文稿中有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谈圆周率的亲笔信函;  相似文献   
8.
广济桥     
正在我的家乡广东潮州广济门外,有一座全国闻名的古桥,叫广济桥,又因有韩湘子书“洪水止此”石碑于桥畔的传说,亦称“湘子桥”。它横跨在滚滚的韩江上,是南宋太守曾江建造的,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广济桥的设计十分独特。它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曾经被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在街头、公园、学校等公共场合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人物的塑像,那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这些英雄当中,也不乏中国人的身影。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校园的一角,矗立着中国铁道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的全身铜像。茅以升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培养“出炉”的第一位博士,1919年一毕业就回国投入了中国的建设。他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桥梁设计的历史,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座大桥。此外,他还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担任过北洋大学、交通大学等四所大学的校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