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设想:1.梭罗的经历富于传奇色彩,无论是他来到瓦尔登湖畔的林野离群索居,还是他离开这里返回市镇,都有着一种价值追求和生命气息。阅读《神的一滴》可以结合梭罗的经历进入课文,课文学习结束之后也可以再次走进梭罗的生活,体会他率性的离开。2.瓦尔登湖为什么被称为"神的一滴"?相关的探讨可以串起整个节选。3.作为译文,第5段的翻译因为生硬而费解,笔者  相似文献   
2.
1839年8月的最后一天,梭罗和他的兄长坐上他们从一个春天开始打造历经数年而成的船,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旅行。梭罗喜欢水,喜欢河流和湖泊。他说:"我过去经常伫立康科德河岸,看河水流逝。"那几天的水上旅行中,他看到了逆流而上寻找产卵地的河鲱鱼因河流中新建的大坝而受阻  相似文献   
3.
生活如椅子     
梭罗的《瓦尔登湖》里,有三把椅子,很简陋,但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梭罗说:我的屋子里有三把椅子,独坐时用一把,交友用两把,社交用三把。  相似文献   
4.
静、精、思、恒等是梭罗阅读思想的精髓,其阅读思想有利于改善当代我国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相似文献   
5.
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美丽如画的自然风景,而且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简单朴素、修身养性、回归自然的乐观积极精神。中国佛教的某些思想在作品《瓦尔登湖》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的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好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身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在田间  相似文献   
7.
作为19世纪美国著名的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在他广为人知的作品《瓦尔登湖》中,对自然的描写处处渗透着一种深层生态学思想。其作品中的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和谐的整体。梭罗多次在文中质疑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权利。他平等地看待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人类作为自然中能动性最强的存在物,应该主动担当起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保护包括自己的物种在内的每个自然存在物,而不是滥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能力,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导语】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足以显示人类改造自然的本领,但正是这自己建起的堡垒,让人类远离了绿色  相似文献   
9.
<正>紧张的学生会竞选。她却安然坐在一个角落,时不时无聊地用手弄弄头发,再打个长长的拖着尾音  相似文献   
10.
超验主义的人性观对美国清教主义的性恶论形成极大的冲击,为美国式个人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爱默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晚辈的梭罗吸收了爱默生的人性观,但又在善恶二元论上持有不同的见解,如果追根溯源,将不难发现二人与基督教传统神学之间的不同归属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