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武当》2010,(1)
汉水,这条同样承载着华夏民族血脉的河流,穿过厚重的历史,奔向未来。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质达到国家地表饮用水Ⅰ-Ⅱ类标准,拥有以丹江口翘嘴鲌、鳡鱼、银鱼为主的40多种名贵鱼类,水产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河流开发活动,导致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传统滨水文化的失落,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水空间环境亟需进行更新改造,本文以赤峰市锡伯河滨水区综合开发规划为例,通过整合周边地区的城市资源,加强与城市背景相融合、改善城市环境、把赤峰锡伯河塑造一个具有安全、生态景观格局的城市滨水区;编织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多功能复合的城市滨水区;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区;形成一个体现城市历史、地域文化及民族风情的特色滨水区.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针对水产业存在着水面老化,综合利用不够,水质污染,生态恶化,以及水产体制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调整水产品结构,建立水产发展基金,实现水产投入与产品的良性循环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环洞庭湖区最值得骄傲的资源是水,最令人头痛的也是水。治水、用水和避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重点。首先是要大兴水利建设,改善生态,其次是利用丰富的粮食和水草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继续发展水稻生产,千方百计做强粮食产业,保持环洞庭湖区作为全国商品粮产区的特殊地位;再次是利用丰富的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水生作物种植业,把它们培植成该区域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环洞庭湖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必须避洪为原则,趋利避害,发展避洪型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9.
乡镇供水工程是乡镇建设、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人口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乡镇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乡镇供水工作,加快供水产业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10,(6):43-44
"鄂州武昌鱼"继荣获中国原产地证明商标和湖北10大名牌农产品之后,又成为全国"2009年消费者最喜爱的绿色商标"100枚商标之一,获得"绿水晶杯"奖杯,精品名牌的打造有力带动了鄂州市水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协系统的学会、协会、研究会如何创新工作思路,由技术型科技团体向应用型、实体型科技社团转变,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找准自身定位,湖北省鄂州市武昌鱼协会创新工作思路,既坚持普遍性又突出个性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