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汴梁沙尘忆     
尤乙 《档案与史学》2005,(11):22-23
沙尘暴. 军列沿津浦路北上,至徐州西折,短短几小时后,就到了古城开封. 几乎在踏上站台的同时,我就感觉到了那沙尘的威势.脚下仍然是平和、安宁的,可抬眼四望,蓝天先自黄了半边,有轰然之声隐隐滚动,远处的树梢在这声响中簌簌颤抖,一只墨染般漆黑的狗,铿然撞出低矮的扳道房,叉开四足,向着昊昊苍天唁唁地吠将起来,煞是凄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的形象生动的各色人物、店铺林立的街道、热闹繁华的市场、卞河两岸紧张有序的漕运等入手,结合《东京梦华录》等有关史料,研究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社会生活、市场经济、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与《清明上河图》的关系,分析这幅名画产生的社会渊源,为这一作品的研究提供另一思路。  相似文献   
3.
最近结合学习中央关于新闻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神,集中阅读了6月份的《汴梁晚报》,并两次到开封对该报做了专题调查研究。我们觉得《汴梁晚报》在“三贴近”方面,特别是把笔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成效是很明显的。一、从版面看“三贴近”《汴梁晚报》是开封日报社出版的,周六刊,星期日无报。4开,16版。6月共出报纸25期,400版。以本地新闻为主的《要闻》和《综合新闻》版101个,共刊发本市新闻574条,内有头题95个。其中报道基层、群众的431条,占75%;…  相似文献   
4.
在宋代中央刻书机构中,汴梁国子监可谓是一枝独秀。汴梁国子监刻书,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后代刻书的典范。汴梁国子监刻书大多是在汴梁雕版并印刷的。汴梁国子监刻书为宋代的科举取士、刻书业的全面发展、印刷术及汉文化的外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汴梁国子监刻书在宋代乃至整个刻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眼睛,眼下几乎每家报纸都开设有新闻时评类版面。纵观这些时评版面,大多数言论是些"大路货"、"别人嚼过的馍",还有的是"烫剩饭",常常是"千报一声",读者不仅不爱看,而且有意见。《汴梁晚报》在刚开始创办时评版时,也没能跳出这个怪圈。2012年6月4日,《汴梁晚报》对时评版动了一次"大手术",正式创办《锐声音》版(2013年1月改为《汴梁·声音》版)。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汴梁晚报》时评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围绕大局,踏准新闻节拍;紧扣热点,强化民生视角;深度评析,突出本地声音。牢牢把握住了正确导向,提高了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实现了新闻与评论  相似文献   
6.
做好舆论监督报道,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汴梁晚报》作为七朝古都开封的主流媒体,始终以聚焦民生热点、解决百姓难题为己任,重视舆论监督报道,做政府想做的事,做百姓盼做的事,为政府分忧,替百姓解忧。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1日之前,河南省开封市街头非法营运的电动三轮车泛滥成灾,造成大量交通事故,成为开封市民深恶痛绝的一大顽症。经过3个多月的依法集中整治,曾经横冲直闯的非法营运电动三轮车不见了,街道宽了,秩序好了,游人乐了。在2012年5月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开封市主要领导这样评价《汴梁晚报》“整治非法营运三轮车”这组报道:...  相似文献   
8.
宋代徽宗年间,汴梁城内有一位木偶师,姓柳,名如青,以木偶戏曲为生。一日,城中首富张员外差人来邀请柳如青去张府演一个大场面。时下的汴梁城大旱战乱接踵而至,柳如青生计很艰难,接到如此差事,赶紧应承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金陵卖书记》和《汴梁卖书记》两书所叙写的内容,结合时代场景,阐述和生发个人的评价与感悟。  相似文献   
10.
在厚报时代,专副刊渐渐成为吸引受众的一种手段。专副刊办得怎么样,品牌在读者的心目中占有较高的地位。那么地市报的专副刊怎样做才能打出自己的品牌呢?开封日报社《汴梁晚报·人文周刊》封面版2011年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