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殷末生活在今天管涔山、汾河流域一带的燕京戎,曾因大败周师显示了他们的文明程度和综合实力。到了战国时代,生活在这一带的楼烦同样因其实力影响到赵国的发展,于是有了赵武灵王的大破楼烦。而在燕京戎和楼烦之间,晋中盆地和忻定盆地还出现过一支实力较强的戎族:无终。另外,楼烦即使在被打败之后,曾经的英勇善射还是留在了后人的记忆当中。  相似文献   
2.
秋风辞     
  相似文献   
3.
宁武县地处晋西北管涔山北麓,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三晋母亲河汾河的发源地,历史上著名的三关重镇之一,自古享有"表里山河,锦绣中华"之盛誉。早在隋唐时期,宁武就是驰名远近的风景名胜地。其古迹名胜甚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黄土高原上绿色明珠之称,境内山、水、  相似文献   
4.
3月16日,在山西省宁武县东寨镇的汾河源头,汾河管理处看守人员带领记者走进了雷鸣寺脚下的水神庙,庙里有一直径约0.4米粗的辘轳水井,井下就是汾河源头。宁武为了保护源头,才盖此庙,池水通过庙下暗道从一石凿龙口喷泻而出,流入宽阔的鱼形池,池深约1.5米,水清澈见底。以前汾源之水流量很大,从管涔山上伐下的木材,都靠汾源之水运出,而如今汾源出水仅0.2立方米/秒,急需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影疑母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汾河片方言中影疑母的今读进行了描写分析,试图找出其演变的条件和规律.中原官话汾河片中影疑母在中古时期与其它方言读音相同,它们的不同是从影疑母合流开始的.中原官话汾河片中的影母并入疑母,并根据今四呼开齐合撮的不同而分别读为η、θ/η、θ、φ声母,可见今天的四呼是汾河片影疑母读音形成的条件.汾河片方言中影疑母的一些字今读音与该条件相悖,经分析认为是权威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莽莽的黄土高原,滔滔的黄河水,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黄河流域的汾河谷地,同蒲铁路线上,自太原南行百余里,有一座古朴的古城雄踞大地,宏伟壮观,这就是中国古城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平遥。  相似文献   
7.
发震时刻:1303年9月17日震中位置:中国山西省洪洞、霍县之间的赵城附近(北纬36.33°东经111.7°)震级:8级震源深度:约17公里山西省汾河流域是一个多地震的区域,是华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汾河流域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经济发达地区,一些重大的地震当地各城乡都有详略不一的文字记录。1303年9月17日北京时间傍晚8点左右(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晋南广  相似文献   
8.
胡晓初 《小学生》2009,(10):44-44
透过窗户,阳光缕缕地射进来,我才知道,下雪了,洁白的雪花铺了满满一地。我径直走出门,去探访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走着走着,我停下来,蓦然回头,雪地里早已烙下我深深的脚印。遥望远方的崇山峻岭和层峦叠嶂的树木悬挂在天边,我的思绪不禁汹涌澎湃起来。  相似文献   
9.
生态汾河大型公益宣传系列活动影响巨大 为了给山西治水攻坚营造强大的社会氛围,为让汾河以崭新的形象展现于新世纪的山西,2009年到2010年,中华环保基金会注资100多万元,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环保厅、中华环保基金会山西代表处等14个部门,联合发起了以“再造碧水汾河,构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生态汾河大型公益宣传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可达性对其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计量地理学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汾河流域164个传统村庄为例,对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村落,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分布形成了以晋中市为核心的高密度区和位于临汾市翼城县、襄汾县的双核心次密度区;在市域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集中且以聚集为主,分布于晋中、临汾、吕梁三市;汾河流域三大分区传统村落分布不均且呈现集中分布态势,主要分布在中游地区,其次是下游地区;汾河流域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可达性整体水平较高且差异较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空间联系和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