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平  杨祎 《新闻界》2006,(6):59-60
素有“中国广告界的哈佛案例”美誉的台湾中兴百货公司广告,被视为华文广告的经典作品。“在台湾百货业的广告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百货公司和广告公司合作长达12年以上.也从来没有一家百货公司的广告.可以年年获奖,还有文学讨论的空间。”中必百货广告“跳脱传统的叙事手法,超越告知流行讯息的范畴.时尚不再限于服装和名牌,而是生活态度的表征.同时也是生活的美学形式”。  相似文献   
2.
影视产品的品牌化,是近年来世界影视市场的发展趋势。当今的影视市场,是由品牌化主导的市场,没有品牌的影视产品,很难在市场中有着较大的获利与发展,也没有其影响力。世界影视产品的品牌化发展,在现阶段具有商业化、优势化、时尚化、垄断化、包装化的特点,这也是影视品牌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手机的普及让“拇指文化”已成为今天必不可少的流行时尚。而面对现在遍地眼花缭乱的手机,相信不会再有人发出感叹或者惊叫了。大屏幕、高像素、摄像头、存储卡、滑盖、翻盖、旋盖、智能等名词,已成为你常常挂在嘴边的新词酷语。当你用手机熟练地玩着彩铃DIY、音乐下载、拍照录像时,你可知道。它们的鼻祖是怎样一副面容?飞速发展的科技,又是怎样一次一次地改变了我们的潮流生活?  相似文献   
4.
《海外英语》2013,(11):30-30,64
流行服饰的变化几十年轮回一次,几十年前流行的款式也许在今天已经不再时髦,但在设计师的巧手下改良些许地方就可以成为新年的流行时尚。Fashion ,one day you are in, and the next day you are out.这是美国著名真人秀节目PrdectRunway的经典台词。维多利亚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但当时的服饰有些仍是现在的流行热点,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  相似文献   
5.
海岩的作品制造了一系列"现代都市的传奇神话",并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这些作品满足了大众浅层次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但作品本身"深层意义的虚无"却是它的致命缺陷.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海岩以其作品实现了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的交融,这对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当代体育》2010,(9):72-73
钱在哪儿?很多前NBA球员都想知道。 当多米尼克·威尔金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亚特兰大鹰队老球衣再次成为流行时尚时,这个被称为“人类电影精华”的NBA老球星感觉有些飘飘然。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质的飞跃。年轻一代的成长环境更是不同于过去,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在衣食住行、学习、工作、娱乐等各方面都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自由和便利。尤其是在当前这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青少年面对着形形色色、来自不同意识形态文化的诱惑,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正经受着考验。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全社会都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魏奕沁 《今传媒》2012,(2):56-57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仅因为广告在今天已经完全侵占了我们的文化空间,还因为广告代表着一种大众文化,已经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凡事都有两面性,广告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另一方面看,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广告对当代社会所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受到了批判。本文从广告中的大众文化特性、大众文化的作用,即积极意义的方面来探讨、揭示大众文化社会形态下对当代广告批判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时尚     
莫名 《中学生阅读》2003,(A02):40-40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无心读书.或者跟风阅读.只关注流行时尚类书籍,迷恋网络文学.真正传统意义上的“读书”风气很难形成。而一部分愿意读书的学生,也是带着极强的功利目的去阅读一些作文类学习辅导类书籍。尽管新课改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是一部分学生、家长甚至老师仍然把课外阅读看成是“奢侈”的事情.课外阅读甚至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