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中国大陆三大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调查对象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 ,对 1994年—2 0 0 1年期间中国大陆海外华人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研究领域、主题分布、文献源、活跃作者群及载文地区分布等进行研究分析 ,从文献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海外华人研究的基本现状、学术方向和存在问题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是美国图书馆界具有影响力的少数族群图书馆员协会之一。研究发现,为维护华人图书馆员群体的权益,打破族裔职业藩篱,该协会通过参与主流社团的对话、联合其他少数族裔图书馆员组织、积极参与国家层面的图书馆事务等形式提升华人图书馆员群体的地位。此外,该协会还积极利用族群文化背景的优势,与祖籍地中国进行多元的互动,在美国与中国图书馆界之间架起桥梁,促进中美图书馆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周瑾 《青年记者》2008,(13):73-74
什么是中国文化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视为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4.
李云清 《新闻前哨》2006,(11):83-84
一、外交为民的源头:海外华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1998年,印尼发生排华骚乱。 2004年4月,伊拉克武装分子扣押7名中国人质。 2004年5月5日,3艘台湾渔船在非洲某国海域涉嫌无证捕鱼被扣押。  相似文献   
5.
6.
张灿灿 《青年记者》2020,(10):95-95
营销号为了流量有多拼?最近一个庞大的自媒体矩阵在疫情信息传播中“脱颖而出”,让人震惊.《疫情之下的××国:店铺关门歇业,华人有家难回,华商太难了!!》,将××随意替换成俄罗斯、乌干达、莫桑比克、柬埔寨、土耳其等数十个国家,一篇网络爆款文章标题立即生成.内文中,再把故事主角随机改为某小姐、某先生,一组“海外华人好难”系列文章即时完成.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一首名为《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What Do YouReally Want from Us?》)的英文诗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这首诗据说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退休华裔教授林多梁2008年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被认为是多年来受到双重标准困扰的海外华人向西方偏见射出的一支利箭,网友纷纷赞其十分给力。但经《北京青年报》2011年1月15日报道证实,这首诗并非林多梁教授所写,作者另有其人。并且,林教授认为,这首诗是笼统地讲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历史恩怨和当前的矛盾分歧,并没有特别指明美国。对于中西方存在的矛盾和偏见,应该通过平和的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8.
余艾冰 《留学生》2011,(1):45-45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政府已经做出很多努力来吸引海外华人学者回国工作.并取得了成效。然而我们还需要健全和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体系。不仅需要吸纳高端海外华人学者回国工作,还需要延揽中外各级科研人才来华工作。  相似文献   
9.
世界传媒机构之间的竞争,既是文化间的先进性,感召力的竞争.也是国家间的精神产品之生产能力和推销能力的竞争。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为代表的国内电视传媒.多年来始终将向海外推介中华文化.为几千万海外华侨华人提供精神家园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纵观近年来中文电视文艺的创作、接受及获奖状况.可以发现.受华人社会欢迎的节目,栏目.其共同特征是具有浓烈的民族情感.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上述诸特征的获得.则源于创作者在选题、创作等环节.贯彻”受众本位”的理念.强化节目的针对性.从而使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跟海外受众的实际欣赏需求结合起来.做到了文化、情感和娱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来没有问过儿子要不要学中文,喜欢不喜欢中文,好像学中文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样。一到周日,不管刮风下雨,吃过午饭就背起小书包,母子俩或者父子俩就骑上自行车直奔中文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