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4篇
科学研究   572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快速钻井技术在井斜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质快速钻井技术主要包括PDC钻头+螺杆钻具钻井方式和垂直钻井系统。本文在比较其不同钻具组合、钻进方式特点基础上,重点探讨优质快速钻井技术应用于山前高陡度构造岩相带钻井施工中提高机械钻速和控制井斜所需要的钻进方式和钻具组合。  相似文献   
2.
3.
建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别的暂且不讲,仅说建水古井就很有点名气。曾有文人雅士写过一副对联:“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博泉”,横批是:“饮水思源”。从古至今,建水人祖祖辈辈与古井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井记载着建水的历史,印证了建水七个世纪的辉煌与文明,多少动人的井故事从远古讲到如今,听起来依然是那样津津有味,百听不厌,明末清初,李定国起义军攻占临安(建水)城后凿了一口玉洁井,水味甘美清凉,后来此井水被江南移民用来造纸,野生筋竹造成的土纸因为用的是玉洁井的水,却也光泽可爱,手感舒适…  相似文献   
4.
从设计、施工两方面对某医院门诊楼大空间结构体系进行论证对比,利用钢筋混凝土吊柱将荷载自下而上逆向传递,以最优方案满足大楼建筑上的功能使用、降低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29日,河南陕县支建煤矿发生淹井事件。从7月29日到8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为了六十九个矿工兄弟"为主线,全面展开正面报道,大力宣传救援指挥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全力施救、科学施救、精心施救。通过新闻、专题报道,特别是8月1日现场直播了69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生还出井的震撼性场面,凸显了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不惜一切、珍视生命所创造的我国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唐虞 《声屏世界》2004,(4):53-53
“要是有个高音喇叭就不会 死那么多人了!这是开县井喷 事故中一个从死神魔爪下逃出 的农民发出的呼喊和叹息。 2003年12月23日,重庆 开县发生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 次井喷事故,死亡234人,震惊 中外。这是天灾,也是人祸。说是 人祸,是因为有很多人是在“事 故发生后“而不知道”事故已经 发生”而枉死的。《中国新闻周  相似文献   
7.
井·牢     
我端坐起身,芙蓉镜内是个美丽的女子,双十年纪,吹弹可破的年轻肌肤,挽着寻常的高髻,乌黑长发垂至腰际,若一匹黑玉绸缎。鹅蛋脸上一双沉静如水的眸子,黑白分明,清澈幽深,透着海棠一般的轻愁。  相似文献   
8.
针对东辛油田部分套窜井出砂导致油井停产,影响单井开发效果的矛盾,应用套窜出砂井治理技术进行治理.2008年10月6日至2011年3月31日应用该技术共治理东辛油田不同区块的套窜出砂井4口,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100%.截止目前,正常生产下的4口井,恢复日产能24.3m3,平均日增油6.4m3,累计产油8 598.3m3,增油2 871.8m3,有效期最长的已超过937d且继续有效.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东辛油田同类井的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并且具有货源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有效期较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黄小平 《小读者》2011,(12):20-20
人生是一口井,有的人刚挖了浅浅的一层,就挖到了水。  相似文献   
10.
修昱  夏克 《鸡西大学学报》2003,3(4):71-71,75
本文结合计算分析,得出在主次梁交叉部位负筋的合理排放位置为次梁负筋放在主梁负筋上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