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今年4月18日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温济泽同志的百年诞辰。从延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温济泽为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披荆斩棘,探索新路;60年代起为培养新闻人才和促进新闻学研究的发展呕心沥血,贡献了毕生精力。为了缅怀温济泽同志的光辉业绩,本刊特别邀请了曾与温济泽有过密切交往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原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玉明教授以及温济泽的女儿温飚大姐帮助组织策划了此组文章。  相似文献   
2.
曹璐 《中国广播》2014,(3):64-65
自古以来,人们推崇“上善若水”。人的最高善行如潺潺流水,岁岁年年,奔流不息,无论高山险滩、艰险坎坷,或变身汩汩小溪或倾泻万里,奔腾入海。水,始终泽济万物,用恒久的爱,哺育着大地和生命万物。在纪念温济泽教授百年诞辰之际,用“上善若水”四个字来概括先生的品格和人生,应该说是再适合不过。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上,1935年到1948年的延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13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石,使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延安精神得以形成。温济泽是1938年初到延安的,1947年3月才随延安台战斗转移,撤离了延安,所以他基本上经历了延安精神形成的过程。1946年6月,温济泽担任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的首任主任,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开始了自己的广播生涯。新中国成立后,在广播领域先后从事管理、业务、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温济泽,一直在自觉地继承和发扬着延安精神,即使在备受磨难的文革期间也不曾放弃。延安生活是温济泽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温济泽的世界观、新闻观,影响着他的广播思想。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写作》2006,(1):24-24
新闻多总比少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各种不同的听众要求从不同方面了解这个世界,只有使新闻报道面更广、来源更多,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4,(6):86-86
本刊讯2014年4月18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中国人民广电事业主要创始人之一温济泽同志的百年诞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举办“温济泽同志新闻与教育思想研讨会”,并出版纪念文集、举办温济泽生平小型展览。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一部独特的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