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习之友》2010,(7):49-49
玉树地震时,人称“阿福”的港人黄福荣(46岁)正在玉树县一家孤儿院当义工。本来已及时逃离的黄福荣,为营救被困的孤儿及教师,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拯救了4名孤儿及教师,自己却被倒塌的瓦砾击倒,不幸罹难。  相似文献   
2.
陈明 《声屏世界》2007,(10):8-9
《香港十年》作为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宣传节目立项,由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承制,展现了十年间“一国两制”从构想到成功实践的过程。这是央视继1997年7月1日起播出见证百年香港历史的12集纪录片《香港沧桑〉之后,再次精心摄制推出的全面呈现回归十年后香港的最新影像。  相似文献   
3.
周大平 《教育》2007,(11S):54-54
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到今年已是第十届。作为一项公益活动,一年一度的“推普周”越来越成为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推普志愿者和亿万民众从中受益的语言文化节日。如果说这一届“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宣传主题,继续昭示着把中华民族的母语视为生命般珍爱的出发点,那么,这一届进一步向江西井冈山市、河北涞源县、山东曲阜市等中小城镇延伸的活动重心,则体现了为促使重点方言区民众提升语言规范意识和普通话应用水平的良苦用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妍 《留学生》2012,(9):33-33
某日,与杜维明先生同座,谈到前些日子去香港,亲身感受到港人对大陆人之负面情绪。听了几个故事,初步判断,港人反感大陆客之重要因素是大陆客之举止粗鄙,比如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排队,不会说请、先生、谢谢等客套语。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2009,(1):79-79
香港2008年11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0多名受访者中,有八成三的人有读报习惯,近七成人认为准确报道是衡量报纸公信力最重要标准,但调查却发现公信力并非港人最重要的择报因素。  相似文献   
6.
10月8号,江苏省暨阳实验小学六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张家港城市展示馆和“张家港精神”展示馆。通过参观,同学们了解了张家港城市发展的历程,感悟了张家港作为新兴港城的内在精神,对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更为自己是张家港人而骄傲!参观归来,小记者们可就忙开了——  相似文献   
7.
在围绕回归十年的热议中.香港的精英层不分政治立场达成了一个罕见的共识:如果是现在谈回归.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或起草《基本法》,港人肯定无法获得当时那么优渥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据香港媒体报道,2009香港书展、动漫展纷纷推出写真集和散文,部分作品被批评错漏百出,香港出版社品质备受质疑。对此,香港出版学会会长冼国忠认为,随着印刷技术发展迅速及日趋成熟,加上计算机软件发达令制作程序简化,少量印刷成本相对降低。而且,近年自费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今年人事任免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位应该说是来自香港的50岁的查.史美伦。她不仅缔造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央政府首位从境外聘请“副部级高官”的纪录,而且,这一破纪录的人事安排可能预示着:中央政府与香港之间将产生一种更紧密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与以往针对内地人才的输入计划相比,香港特区政府最近推出“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在各项限制和手续方面放宽了许多,尤其是不设人数上限这一点,与其他类似计划反差更大。此计划一出台。立刻在港内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