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裏阳民俗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研究所由人文艺术学院陈文俊副教授任所长,团队核心成员有刘作清、邵爱民副教授及硕士研究生李裏静、徐蕊、张越等老师。该研究所以弘扬裏阳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任务,通过对裏阳地域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为文化襄阳建设服务,为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提供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
《马石山上》是峻青先生的第一部小说,以此冠名的短篇小说集《马石山上》是他的第一本书,也是先生唯一署名“孙峻菁”的书,这本书最早的两个版本三个版次分别由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前身武汉通俗出版社、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在汉口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高考是一个与绝大多数中国读书人相关的大事,很少有哪个教育活动会长久吸引举国民众的广泛关注,很少有哪个教育活动会引发人们持续不断的争论。2007年是中国的"高考年",也是高考改革讨论最热的年份之一,从年初就开始燃起的"高考热"延烧到年末。在举国民众高度关注高考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安庆师范学院省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林庭芳著的《邓小平的一个世纪》一书,于2004年7月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经湖北新闻出版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被湖北人民出版社立为党史人物研究重点出版项目。该书30多万字,首次印刷发行6000册。这是一部较有价值的党史人物研究的学术著作,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5.
"学"是会意字。人们通常认为,甲骨文的"学"字,表示古人用双手构木为屋,或修葺房屋的情形。构筑或修理房屋,在原始先民眼里是十分复杂的技术,一定要向别人学习才能获得。因此甲骨文中的"学"字,有"学习"的意思。不过,甲骨文的"学"字还有"教"的意思。事实上,向别人学习  相似文献   
6.
对公安派文学活动和“三袁”文学交游情况的研究,历来多有不定之处,钱伯诚曾指出,明代崇祯二年武林佩兰居《新刻钟伯敬增定袁中郎全集》40卷本“其诗文先后编排次序极为棼乱”,故其殚精竭虑撰成《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实有开创之功。而其中疏漏,又有李健章《袁宏道集笺校志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加以专门考辨。但长期以来对袁宏道年谱、诗文系年、传记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并非一两本专著就能解决的。何宗美先生继《公安派结社考论》(重庆出版社2004年)后,针对袁宏道诗文系年疑义405处,  相似文献   
7.
刘炎生是治中国现代学的知名学,他写的《中国现代学论争史》是中国现当代学研究颇有影响的专。他又是知名的人物评传作,其为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林徽因、梁启超等中国近现代名人写的传记也已有口皆碑。其中《林语堂评传》还获得了1995年广东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人社科优秀成果奖的三等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他不仅具有学的渊博学识、穿透历史的目光,而且满怀感人的才情。经他笔下还原出来的坛风云人物,无不有一种令人感到摩挲肌肤、深入血脉的熨贴,可谓既得入木三分的理解,又有惺惺相惜的同情。今年,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潇洒才子梁实秋》(以下简称《梁实秋》)一书,再次展现了他作为学写传记的风采,凸现了鲜明的学术意识和创新意识。他敢于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被尘封已久的现当代学批评大家、散大家梁实秋,着实慧眼独具、勇气可嘉,陈寅恪说的“理解之同情”,在此书中获得了最好的体现。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优秀人物传记之一。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08,(8):110-110
全国首部反映汶川大地震的大型纪实报告文学《直击汶川大地震》(作者黄冈日报社社长吴国茂,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近日问世。该书11章20万余字,全面真实记录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感人过程。为表迭对灾区人民的支持,作者将首发义卖的书款捐赠给灾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年鉴》是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总结图书出版工作经验,观察、分析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科研、教学、著述、学习和图书出版工作提供系统的参考资料的工具书。从1994年到2005年,该年鉴已连续出版了12卷,而自2004年卷以来,在装祯及内容上都做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改进。此书的编辑人员仍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力图把此书进一步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在此书12年的发展历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深圳商报资深编辑戴十龄著《字斟句酌——新闻文字节点差错探析》,近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