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春到齐鲁     
语言典丽与清通交融,视野古今与中外沟通——济南的春天在余光中的笔下,别有风雅之趣。美丽的文字任其挥洒,令人读之欣然。  相似文献   
2.
1997年6月,千山灵岩寺遗址共出土窖藏铜钱308980枚,重1302.7公斤(含碎币11.5公斤)。后经张喜荣等人数年整理,共清出14个朝代33种钱文。由于发掘报告没有公开发表,故知之者甚少。今特整理摘录其主要部分,以有助于东北地方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到山东济南旅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这些景点,很少想到市郊的灵岩寺,其实灵岩寺在当地很有名气。去年秋,我到济南,特地造访了这座千年古刹。灵岩寺位于济南长清县万德  相似文献   
4.
山东长清神宝寺是北朝至隋唐时期泰岳地区一处重要的佛教寺院,创建者、创建年代记载明确.隋唐时期寺院得到空前发展,隋文帝时曾指定皇孙任寺院檀越,唐代开元年间(713-741)达到发展顶峰.作为泰岳地区的重要寺院之一,神宝寺与灵岩寺、神通寺关系密切,在寺院营构、佛教宗派等方面有相同之处.特别是与灵岩寺近在咫尺,相互影响更深....  相似文献   
5.
普武正 《收藏》2006,(6):91-91
20世纪70年代末,济南市考古工作者在泰山北麓著名佛教寺院长清灵岩寺进行文物普查时,从寺内鲁班洞内发现已断为两块的唐代李邕(yong)撰文并书写的《灵岩寺颂并序》碑。80年代后,灵岩寺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现证实,被后人称作鲁班洞的地下洞穴,实为掩埋地下的早期进山入寺的山门,洞内有自唐至明代石刻题记十余处。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李邕在唐天宝元年(742年)撰文并书写的《灵岩寺颂并序》碑。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轶事     
王淼 《湖北档案》2010,(1):75-75
1924年春.康有为一行在浙江乐清雁荡山游玩。当地人赵丹秋前往谒见,康有为不予。次日,赵丹秋漫步灵岩寺,正好康有为一行也在灵岩寺。两人不期而遇。康有为以“人与山争地”为联,向同行人征对。赵丹秋趋前笑道:“‘峰夹云上天’如何?”康有为闻言大喜,连说:“对得好,对得好!”又问:“你是何人?你能吟诗吗?”赵丹秋回答说:“雁荡山地灵人杰,能诗善词者,岂止丹秋一人。”康有为便对赵丹秋说:“寺前梅花盛开.你能吟梅一绝吗?”赵丹秋略加思索,随即吟道: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9,(2):64-71
该文主要依据碑刻资料论述了灵岩寺经济来源和消费支出等情况,从中可知:其经济收入方式比较多,如可经营土地、手工业、邸店、高利贷、店铺以及慈善布施等;消费支出亦不少,如日常生活消费、生产消费、宗教活动消费、寺院建筑营建与维修、接待性消费、社会慈善,尤其以建造和修葺建筑物的花费最多。  相似文献   
8.
山东济南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像素有"海内第一名塑"之称。它具有注重写实、形象逼真、个性鲜明、世俗化强、心理刻画细致入微、神情气质端严内敛等突出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熠熠生辉。它映射出的是北宋国力的衰退、文质彬彬的宋型文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勃兴、儒学的复兴、佛教的世俗化、禅宗的流行以及形神兼备的绘画美学等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9.
杨树 《百科知识》2013,(4):60-62
相传,北魏时,法定和尚重开灵岩山,青蛇引路、二虎驮经到此,法定仰观山如连城,陡不可攀,便面壁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感动菩萨,一道阳光射穿岩石,光照数里,法定循光前行,最后找到灵岩寺的建址。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该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轶事     
1924年春,康有为一行在浙江乐清雁荡山游玩。当地人赵丹秋前往谒见,康有为不予。次日,赵丹秋漫步灵岩寺,正好康有为一行也在灵岩寺,两人不期而遇。康有为以人与山争地为联,向同行人征对。赵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