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即使是大自然界的风也有吹不到的地方。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讲的就是玉门关外杨柳不青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  相似文献   
2.
近日偶读《乐府诗集》中的《凉州词》,发现与小学课本里的《凉州词》(选自《全唐诗》)第一句不同,《乐府诗集》中为“黄沙直上白云间”,课本中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同为王之涣的作品,为何会不同呢?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到玉门关后写下的一首千古  相似文献   
3.
唐诗现存各种版本中,王之涣《登鹳雀楼》又写作《登鹳鹊楼》,注释各异,莫衷一是。历史文献检索表明,用"鹳雀楼"者约占八成,而用"鹳鹊楼"者不到两成;唐宋元诗文皆用"鹳雀楼"写法;明清以后,始有"鹳鹊楼"之称。考该楼原为黄河岸边一座军事瞭望台,年久失修,鹳雀聚栖,因得其名。鹳雀是唐人对鹳的一般称呼,非鹳与喜鹊之集合。明中叶编撰的《大明一统志》是误植"雀"为"鹊"的肇始者,由此引起后人混乱。  相似文献   
4.
近来,电视中听字大赛、猜词大赛吸引亿万观众,广大观众围绕屏幕或参与,或喝彩,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激起极大兴致.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用、活用诗词、歌赋、成语、谚语等中华文化,可以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黄河:您好!那日,我从黄河大桥上又目睹了你雄浑沧桑的容颜。你逶迤而行,流贯万里,穿越九省,不舍昼夜,浩浩汤汤,自强不息,从容不迫,你驾驭着巴颜喀拉的风,携带大西北的黄土、义无反顾地执着奔腾。黄河啊,圣洁的慈母!你流经的地域,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草木茂盛,生机盎然。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你丰腴修长的躯体里始终热血沸腾,豪情万丈,你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谱写了中华民族不  相似文献   
6.
<正>古诗词不同于现代文,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他们没有类似古代诗人们的生活经历,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没有相似的生活感悟。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老师教学上难之又难。如何做好古诗词的教学工作呢?一、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激发学习诗词兴趣长期以来,古诗词教学理念陈旧,归结为一下两种。1.诗词教学就是读老师的意图是通过诵读将背诵与欣赏整合一体。可是我们大多数教师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是诗歌繁荣的时代,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其中一些饱含人生哲理的诗作,给读者以美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现列举部分哲理名句,赏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多学校在数学教学上采取突击讲课与题海战术,让学生对数学的符号、抛物线、三角函数、几何图形等望而生畏.面对老师布置的题海作业,有的学生因为数学基础较差,干脆抄袭同学的作业,甚至放弃数学学习.而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在题海中泅行,数学学习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关注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面对数学作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同样,折射着教师生命智慧的课堂也存在着"课感"。笔者认为,课感固然是教师对课堂进行状态的敏锐的感觉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更是建立在文本深度解读、吃透预案的基础上,与学生、文本三方对话过程中的一种圆融如意的驾驭能力。课感,是可以通过修炼获得的。  相似文献   
10.
《登鹳雀楼》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之涣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皤发垂髫,皆能吟诵。但唯其如此,才使其教起来有无从着手之感。本次教学前,我搜集了大量资料,灵感顿生,教学流程自然而成。一、大量搜阅,占有古诗首先,我在百度网站中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