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代体育》2005,(12):94-94
心有意,境无界。艾弗森的伟大要用心灵去感受。因此,应广大A.l.fans要求,特分五期节选艾弗森自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法律认知对法律职业而言是一个较为积极主动的过程,而对普通公民来说却未必是一个顺利实现的过程,其中存在诸多阻却因素,本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公民法律认知的几个阻却因素,并由此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罗开明  洪正福 《武当》2004,(4):61-63
刘百川(1870-1964)安徽六安人。少年家贫,放牧时期从山上老僧习少林拳术,后从杨澄云专习罗汉拳和罗汉神打功。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中武举。后开始走镖,曾任十九世班禅大师保镖。入关后,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和香港等地活动,有“江南一条腿”之称。在香港,曾  相似文献   
4.
在《存在与时间》中,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与传统哲学家对的研究视角不同,海德格尔赋予了生存论存在论上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是此在的最本源的显现,此在在中选择自己本真的存在,因而可以说是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本体。将此在从沉沦中抽出来,使其展现为个别性的此在,同时也使此在产生一种茫然失所的感觉,因而此在又逃避到沉沦中去,但它终究不可能逃避。海德格尔关于的讨论是为揭示此在的整体结构服务的,又在当代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上小学时特别怕背诵课文,因为老师规定每课必背,背不出要打手心;到初中,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语文老师,在一次"课文速记"比赛中居然进了前五名,原来对背诵之如虎的我,破天荒地喜欢上了背诵。如今做了老师,深知孩子们心中的"小烦恼",当然要给他们"松绑",不能让他们再吃这样的苦。在我的安排下,孩子们很快就发现,背诵原本如此自由——  相似文献   
6.
杜甫于肃宗乾元二年七月携眷来到秦州。诗人选择秦州寓居的原因,除投亲靠友外,尚与自己的体质有关。杜甫属于热体质,他要选择一个比较凉爽的地方作为落脚之处,以使自己的热体质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而秦州气候凉爽,因而成为杜甫西行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7.
作为《元史》史源的累朝《元实录》、《经世大典》等,系以汉文撰写的。而以兀体蒙文撰写的“国史”、“脱卜赤颜”等,可分为二类:一类为不可以外传的“国史”或“脱卜赤颜”,是为“黄金家族”主要成员的“内部读物”,即《蒙古秘史》是也;另一类为可以翻译的,也就是在统治者内部可以适当扩散的“国史”或“脱卜赤颜”,如仁宗朝察罕之译书,以及世祖以后累朝之“脱卜赤颜”等。  相似文献   
8.
每年我们都可以在报纸的显著位置上读到这样的消息,“政府心系人民,今年又为全市人民做了十件好事”,“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今年准备再为全市人民做十件好事”。然而,十件好事值得夸耀吗?人民政府不为人民做事还能为谁做事呢?这样的报道总让人感到有些别扭,它仿佛是在说,我为你们做了这么多好事,你们该怎样谢我?又仿佛在说,我已经为你们做了不少了,你不要再有什么要求了。又仿佛在说.今年就只能做这些了,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提出了一些商讨意见。 1、对《论语》的“论”肯定了“论,伦也”的刘熙解释,不同意杨先生对此解的否定,同时也提出了“论语”应解为“富含事理的语言”也与杨先生解“语言的论纂”不同。 2、对“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及其它三个“夺”字解释多歧,认为不妥,提出这三个“夺”俱应解“失”、“丧失”。 3、对“后生可”及其它共六个“”字杨先生和刘俊田等俱解“怕”认为失误,这六个“”字俱应解“敬”。 4、对“足踮蹜如有循”的“循”认为宜解“逡巡”,不同意杨先生解“沿着(独木桥)走过”。 5、对“勿欺也而犯之”的“而”字认为不应解转折连词,而应解“能”“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