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4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谢你寄来阿城的《闲话闲说一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一书,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凤趣幽默,很值得一看。在书里我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若写一座楼当如何下笔,两三个之后叫我起来,我说从楼顶写起吧。哪料老师闻言大怒,说其他同学都从一楼开始写,先打好基础,是正确的写法,你从楼顶开始,岂不是空中楼阁!我那时还不懂得立异标新,只是觉得无可无不可。后来在香港看一座楼从顶建起,很高兴地瞧了一个钟头。”读罢哑然。  相似文献   
2.
鲍亚民 《语文知识》2000,(12):12-14
苏东坡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如果“浓抹”犹如艺术上的着意修饰,那么“淡妆”就近于白描手法了。以白描手法所表现的艺术形象,的确很像那种纯朴的少女,她的全部动人之处就在于她的“风韵天然,不假修饰”。它又像那身姿健美的运动员,虽只着背心短裤,可算坦然无饰了,却显得俊美异常。那么,什  相似文献   
3.
新闻作品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真”和“短”,而学会运用白描手法正是走向“真”和“短”的捷径。 (一)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着重于人和物外部轮廓的描绘,赋形呈意,不着色彩;不设背景。后来将其借用到文章写作上来,成为一种描写人物或景物的技法。 这种技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质朴实在。它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更不用曲笔和陪衬,而是以叙述的语言进行单一描写。这样,在字里行间显露出风格质朴自然,情真意切,因而,也就使所记事实的真实性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二是简练传神,它不费很多笔墨,寥寥数语…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各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我们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无法强迫观众去收看,但有一个办法,就是运用精彩独到的标题来引起观众注意,吸引观众的眼球。那么,什么样的标题能锁住观众的眼球?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就是“简洁明快易懂,准确生动深刻”。观众对电视评论节目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来自标题,节目能否抓住观众,首先要看标题能否吸引观众。我认为,好的标题除了包含有足够的信息量,首先要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好看好记;第二,好的标题还要生动有趣,应该将节目的亮点和兴趣点表达出来,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人的收看欲望,急于知道节目…  相似文献   
5.
比较阅读是指将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对比阅读,将其主旨、内容、写法等方面进行对照和鉴别,从而深化思维,活跃思想,开阔眼界,提高鉴赏力。比较阅读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部编语文教材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设置了一个单元的比较阅读内容。单元导读中即明确提出:"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这是本套教材的一个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6.
【教学简录】一、读一本绘本,激发兴趣当我与学生简单地聊聊勇气是什么这个话题之后,我和学生共读《勇气》绘本,边读边思,时而谈自己的感受,时而细致观察图画,时而大声朗读,时而情境表演。读完后,我告诉学生:如果去掉书中的图画,  相似文献   
7.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习作入手,充分运用学生的智慧,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冲破写作甁颈,爱写、会写,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语文作文共分为三种,即记叙文、说明文以及议论文。而在记叙文中,对人物的刻画则是该类文章中的重点部分。人物的性格是否鲜明、人物的区分是否明显,则往往都是依靠对人物神态、外貌的描写。个性的外貌描写、生动的神态描写能够使得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一、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方法分析在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用精炼、简单的文字对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也可以  相似文献   
9.
颁奖词作为学生扩展语句能力的重要考查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高考备考者的关注,现将颁奖词的特点和有关写作知识简要归纳,以供读者参考。一.什么是颁奖词颁奖词是在颁奖典礼上,用来介绍获奖者的事迹,并对获奖者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木兰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中第三段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是这样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配套教参对这一句的解读是:"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对于一路疾行奔赴战场的描写,学生很好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木兰的思亲情怀也就成了一个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读透"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即要弄懂:到底是"爷娘唤女"还是"女唤爷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