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3篇
教育   19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述魏碑书法在书法史中的重要位置和用笔特点 ,探讨学习书法中刀与笔的关系.主张在学习中要"透过刀锋看笔锋",并对刀的痕迹进行有度的吸收,提出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从魏碑入手可以开润眼界 ,培养广泛的审美情怀.  相似文献   
2.
3.
新得一隋代河间王杨弘的墓志拓本,为近十年内所出世,历代金石碑刻著作中均未见记载.由拓本上可知,墓志为正方形,宽、高均为49厘米.右上角稍残,第一行第三字"柱"字右旁损,第四、五、六行的第一字"九"、"刺"、"后"上半部损,墓志的左半部及下半部有多处泐痕.墓志文字共三十一行,行三十一字.第一行为墓志主人官职名衔,全称为"隋上柱国太子太保雍州牧河间恭王墓志铭".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嘉兴是一个永远值得怀念和纪念的地方。我来南湖的目的主要是寻找那条象征着中国革命历史开端和起航的湖船,对于比比皆是的诗篇、碑刻,因时间关系也来不及仔细观  相似文献   
5.
《奉上禁革碑》位于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上章村,记载了清雍正年间桂阳县(今汝城县)官府处理文明团行户索诈姜阳峒瑶民油税之事。通过解读碑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明清时期桂阳县瑶族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周边民族关系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龙门所见两《唐书》人物造像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玉成先生《龙门所见两〈唐书〉中人物造像概说》一文对龙门造像主体作了专题介绍,但收录龙门所见《唐书》人物尚有疏漏,此外若干《唐书》人物的考稽甄别亦有失误。沿着温文的学理方向,以相关历史人物的造像题记为信息取材,深入到有关人物的心灵内层,去观察这一信教阶层祈祷福佑、邀报平安的主题心声。作为有唐一代能够列入史册的文化名人,由于他们的生平行为在唐代社会中曾发挥过一定的声誉性影响,因而他们在龙门石窟的崇佛事态——尤其是他们透过造像工程所传达出来的精神期待——必然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赋有思想引领作用。有唐一代龙门石窟以中小型窟龛为主体的造像功德的兴替与凋荣,正与这一名人群体的舆论曳引有着至为密切的内在联系。龙门唐代文化遗产中这一带有格式意义的历史现象,反映出古代名人群体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前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碑刻在将"散佚"的历史还原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使我们既能把握过去的散佚,又能通过对散佚历史的拼接把握历史的真相.华侨在侨居地的碑刻主要集中于东南亚新马泰、菲越等国,散落在异国的华侨碑刻从多个层面记录下他们在侨居地的社会生活.如《大越国王敕赐河中寺焕碧禅师塔记铭》《义冢墓道志碑》《创建广福宫碑》,还有极乐寺保存的碑刻等...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德政类碑刻”是为官之人的普遍追求,被当作一生的荣耀写入墓志,这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两方墓志可以明显看出。但“辞让立碑”亦非鲜见。从制度史角度看,唐代德政立碑奏请程序不只是规范和限制立碑的手段,因其具有制度性和稳定性,实则也是德政信息传递渠道,是“辞让立碑”现象的隐性支撑。从观念史角度看,唐代文化精英对于“立碑颂德”的态度发生过转变,贞元、元和年间尤为显著。文化精英意识到“德政类碑刻”具有虚假的一面,这是“辞让立碑”的显性推手。虽然某些“辞让立碑”也带有博取虚名的意图,但无碑往往胜于立碑。“辞让立碑”被视作高风亮节的义举,是一种特殊的也是更高级的德政宣传。有德政而不立碑的地方官,代表着清高的政治品格,享有更高的政绩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顾春军  吴流芳 《寻根》2020,(2):119-126
清代和民国时期,香山地区人才辈出,有辛亥革命的发动者孙中山,也有以容闳为代表的赴美留学生,更有以莫仕扬为代表的商业买办,他们对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探索,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名人身后留下的碑刻文献,反映了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足以为研究晚清、民国历史,提供传世文献所缺少的文字记载,《皇清诰封恭人郑恭人墓志铭》就是这样一方碑刻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