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于在国外进修的中国留学生而言,要完全融入到异国他乡的社交圈子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加入美国大学中的兄弟会或姐妹会更是需要十足勇气。来看看留美女生缪思是如何蜕变成"社交女王"的吧!当很多中国留学生选择将自己关在寝室、图书馆中,抑或是待在中国同伴扎堆的"自在地带"中消磨时光时,缪思早已破茧而出,成为外国同伴中的社交女王。19岁的缪思现在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读大二。她一到学校便参加到各种美国人举办的派对中去。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简单的图案测试,凭你的第一直觉,选出你最喜欢的图形,让它来剖析你在社交中的主要性格。事不宜迟,马上开始测试吧!真相啦1:享受小圈子的氛围你喜欢狭窄的社交圈所带来的舒适感,往往和不超过两个的亲密朋友聊天;你不喜欢开放空间和人多的地方,多少有点社交恐惧。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普及导致微博平台数据量日益增长,因此从海量微博中快速准确地为微博用户推荐好友成为了巨大挑战。用户的社交网络和微博文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用户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有相似兴趣的微博用户更有可能成为朋友。基于上述事实,以用户微博文本相似度为似然函数,使用K-means聚类对微博用户聚类,得到微博用户社交圈;在社交圈内部迭代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同时计算用户对其所在社交圈中其余用户的信任度;最后,根据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和信任度完成微博好友推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传统的基于社交网络拓扑图的好友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之能 《课外阅读》2010,(12):40-41
人都说我长得像我妈,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过我爸。 我爸从来不涉及我的社交圈。如果我的生活是一部戏,他只能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配角,小到只占了我生活的十分之一,小到一星期只说三句台词。  相似文献   
5.
【命题原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生活的圈子形形色色:幸福的家庭,不幸的童年;偏僻落后的山村,喧闹繁华的都市;学风优良的学校,舒心惬意的工作。还有文化圈、演艺圈、政治圈、社交圈……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微博用户已达两亿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年轻学生。微博在学生中之所以广受欢迎,原因有二:一是简单、方便,继承了论坛、博客的优点,并将其微型化,可以激发学生的传播欲望;二是快速、开放,可以拓展学生的社交圈。因此,微博可以说是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春节、元宵节等"良辰吉日"接踵而来,掀起了一波波结婚潮。这在研究生群体中也不例外,一方面,随着国家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政策的出台,促使研究生群体中结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研究生由于年龄原因,读研期间,势必也会面临很多已经工作的同学朋友结婚的情况。结婚本是件喜事,然而对许多研究生而言,却如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你道如何?原来结婚就意味着要"随份子",结婚的人越多,所随的份子自然也就越多。这随吧,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研究生们来说,担不起这"份子";不"随"吧,又耗不起这"面子",于是  相似文献   
8.
国家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利益关系调整较大,矛盾错综复杂,领导干部面临更多的钱、权、利、情、色的考验.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经不起诱惑败下阵来,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纵观他们蜕变的轨迹,无不与他们在位期问不正常的社交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活圈和社交圈的监督和考察,就成为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进入到中学阶段,天才儿童逐渐成长为天才青少年,青春期的到来、扩大社交圈子的渴望,以及难以及时满足他们天赋水平的教学,都会给他们带来种种困扰和迷茫,这些困扰和迷茫如果不能及时察觉并进行干预的话,将会严重阻碍天才青少年的持续进步和发展。以下,首先将从青春期变化、社交渴望以及学业进程三个方面细致阐述天才青少年将会遇到  相似文献   
10.
玩美国派对     
杨晓芬 《留学生》2014,(12):58-62
曾看过一部小众电影。讲述的是一名平时社交圈窄小没有人气的高中生,决定给自己办一个盛大的生日派对。来一次逆袭。本以为无人参与谁知机缘巧合下吸引来了两千多人,场面一发不可收拾。从担忧到失控到放开胆子,最后造就了一场轰动的高中生派对,成为整个城市的历史。这也许是许多人对美式派对中疯狂的认识,但《X计划》中呈现的仅仅是最玩乐的一种,当然电影也有不少夸张的因素。观影者常常在美国电影中看到的美式派对,多充斥着毒品、情色元素,其实现实中的美国并非如此。而电影中想要强调的也是美国文化中主流的开放和及时行乐。永葆玩转人生的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